——黑龙江华孚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建设、兴业纪实
东北网鸡西8月29日讯 (孙云阁 鸡西日报记者 范士友) 2018年鸡西市重点产业项目3·15集中开复工日,原生态与农业资源联合孕育而出的黑龙江华孚冷链物流项目开工建设,这个立足“三农”的产业项目,在密山市开复工项目集群中,以“新字号”与益海嘉里、中豆食品、哈工大石墨、全麦有机啤酒等大项目形成竞技。
一年的时间,“华孚”在崛起。近日,记者走进华孚冷链,目睹华孚冷链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占地17万平方米的厂区,塔吊、搅拌机、翻斗、运料的车辆、百名工人都在忙抢工期。据了解,工程完成投资1.7亿元,污水处理基础底板已经完工;冷藏库、水产加工车间、粘玉米加工车间主体框架完工;生猪屠宰车间9月中旬完工,办公楼正在装修,生产季进入倒计时。这个总投资2.3亿元、年销售收入3亿元、利润1亿元、税金3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将补齐黑龙江省冷链物流的短板。
冷链物流是集团资本的释放。
华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喜平告诉记者,冷链物流项目是华孚实业有限公司集团的裂变与分蘖,集团下辖虎林市双平粮食贸易有限公司、虎林市双平米业有限公司、虎林市丰龙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黑龙江华孚肉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密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密山供应链有限公司,集团化经营,凸显资金实力、技术实力、运营实力,冷链物流项目是黑龙江华孚肉食品有限公司项目之一。
冷链物流是原生态的滋养。
在绿色原生态的环境下长成是冷链物流的根本遵循。谈冷链,先谈原生态,华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喜平的观点是:秉承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原生态也是金山银山。所以说,冷链物流项目从可研到立项、落户,原生态是根基。具体说,集团也是围绕着原生态来布局,六大公司被乌苏里江、854农场、虎林口岸、兴凯湖、完达山、密山口岸合围着,集团经营着原生态的产品,一直被市场追捧。
冷链物流是俄罗斯水产品进口的内陆港。
密山口岸距离俄罗斯海参崴320公里,虎林口岸距离俄罗斯列索市80公里,两座口岸形成冷链物流的双翼,冷链年进口俄罗斯水产品2500万吨,当日采购,当日往返,当日加工。冷链物流增加了口岸过货能力,实现了俄罗斯水产品跨国直线运输。
冷链物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升级版。
冷链物流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为目标,对农产品、水产品、牛羊、生猪进行精深加工,力助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包装粘玉米。与农户联营,组建“金玉米”合作社。与500户农民签订单,在山边、水边、林边、路边种植甜玉米2万亩。订单价格为每棒玉米0.5元,亩收入1650元,亩增收900元,500户农民增收1800万元,将甜玉米扒皮、蒸煮、速冻、包装,贴上“啃不够”的绿色标签,南下广州。
进口水产品。俄罗斯鱼类资源丰富,年进口俄罗斯野生淡水鱼、海鲜等水产品2500万吨。其中,进口俄罗斯胖头鱼10万条,分割成鱼头、骨架、鱼刺、鱼肠、鱼杂等,一条胖头鱼增值到200元左右,冠名“馋掉牙”商标。
加工“开花面”。在裴德镇、富源乡等山区与100户农民签订2000亩“开花面”种植订单,将“开花面”保鲜,推向上海市场。分割猪牛羊。与农民一起组建“大笨猪”合作社,饲养二代野猪15万头,年出栏10万头;与农民一起组建“溜的鸡”“生态牛”“北寒羊”合作社,年存栏3万头。同时,流转土地1.5万亩,年产青稞饲料3万吨。牛羊吃上绿色大补饲料,多产绿色牛羊肉,密山变成南方冷鲜肉的大厨房。
冷链物流是开启南北方大门的金钥匙。
冷链物流实现“水陆空”运输路径。需求少的,要货急的空运;跨国、沿海一带,走水路;跨省市的,组建“华孚”冷藏车队,从密山出发的货物发往北上广,并辐射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同时,将南方的水果、蔬菜运回来,填补东北冬季水果的空缺。打开了南北运输的大门,实现资源、资本的互动。
冷链物流是营商环境的宠儿。
说冷链,不能不说营商环境,因为,营商环境是冷链生长的暖巢。密山市委书记张雷兑现了公开承诺:密山说的算的行政收费,一律全免,用成本的洼地换取投资的高地;冷链开工至今,一个月现场办公一次,把“麻烦”留给政府自己,方便留给企业。密山市市长高运禄在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时间在冷链得到了落实。
动感冷链,动能突发。近日,华孚实业董事长史喜平去绥芬河参加俄罗斯水产品采购会,作为采购的客商,订单惊爆全场;近日,广州新润成集团董事长关润开一行20人到冷链考察,与华孚实业签订合作协议;台湾客商张玉锋一行,考察华孚实业旗下粮食仓储、稻米加工、冷链建设,“冷链”成为了炙手的“热链”。
冷链物流,承载着满满的“原生态”,呈360度广角,辐射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