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20日讯 (鸡西日报记者 于敬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鸡西农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民生活完成了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农村民生,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发展,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七年
把让农民“有钱花”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2018年,达到18258元,列全省第2位,比2012年增长75.2%。
优化收入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发展高效农业,201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达到10400元,比2012年增加47.2%,占总收入的57%。
拓宽增收渠道。发展劳务经济,支持农民创业,2018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000元,比2012年增加156.5%,占总收入的27.4%。
挖掘增收潜力。促进土地流转,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879.5元,比2012年增加87.5%,占总收入的4.8%。不折不扣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2018年,农民人均获政策性补贴1979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占总收入的10.8%。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七年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93亿元,比2012年增长近一倍,占GDP的35.4%。
粮食产能不断提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产能达到60亿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达到75%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三县(市)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畜牧业稳步发展。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处,畜牧业产值达到43.86亿元,比2012年增长12.9%。
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绿色特色、高值高效作物,2018年,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575万亩,比2012年增长27.8%,占总种植面积的75%以上。“三品一标”产品227个,比2012年增长35.9%。蔬菜面积达到7.6万亩,食用菌发展到8240万袋,“鸭稻”“蟹稻”“鱼稻”1.3万亩,鲜食玉米1.8万亩,红小豆等杂豆2.9万亩,中草药发展到10万亩,粮经饲比例由2012年的97.4:2.5:0.1调整为96.7:3.1:0.2。
科技化水平持续提升。大豆垄三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面积1400万亩次。农业环境监控、农田作业视频监控、病虫害在线监控等物联网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实施农业“三减”。测土配方施肥达到56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5%,比2012年增长5.5%。虎林市被评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密山市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黑土地保护试点县。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稻育苗实现了智能化、工厂化,建设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50多个、标准化育苗大棚6万余个,覆盖面达到了100%。蔬菜棚室达到2万栋、2.5万亩。拖拉机保有量6.85万台,农机总动力264.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1%,分别比2012年增加17%、3.9%、3.8%,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七年
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主导产业粗具规模。初步形成水稻、玉米、大豆、经济作物、山产品、北药、畜产品加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全市农产品加工量315万吨;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28%;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3.6%。有5个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科技园创建单位,密山市被评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龙头实力不断增强。东粮集团、益海嘉里(密山)公司、绿都集团、中粮(虎林)公司、本色远方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1户,比2012年增加37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7.1%,比2012年增长18%。
农产品营销实现新突破。培育了“兴凯湖大白鱼”“虎林椴树蜜”“虎林大米”等6个地理标志产品及“知青粮站”等区域公共品牌。“兴凯湖”大白鱼获全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绿都集团获全省十大企业品牌。建立了“中俄兴凯湖垂直购”等7个电商平台,并率先与省大米网完成对接,省大米网鸡西市地方馆销售额在全省名列前茅。我市农产品营销经验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是农村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的七年
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656个,比2012年增长56.6%。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32万亩(200亩以上),比2012年增长28.9%。
“两权”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发放土地经营权证书15.1万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87%的村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鸡东县被确定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国家级试点县。
社会化服务逐步推开。农业服务由生产环节向产、加、销全产业、社会化拓展。有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播种、植保、秋收等社会化服务。密山市、虎林市、鸡东县、滴道区被列为全省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是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七年
以我市自主创新的“太阳能卫浴一体化水冲厕所”为突破口,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7.6%,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4%,全部实现了水泥路面村村通。
重点开展了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菜园革命”“能源革命”五项革命及村庄清洁行动“一项行动”。深入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部署,从2015年起在全省率先起步,到2018年底,累计改厕2.2万户,提升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媒体刊发了鸡西的经验。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市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在48个乡镇建立了生活垃圾清理转运专职队伍,乡村配备保洁员1292人;建设密山市兴凯镇、虎林市杨岗镇5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建成乡镇移动垃圾转运站19个,有收运车辆675台;虎林市被列为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密山市白鱼湾镇、鸡冠区西郊乡、城子河区永丰乡被列为省示范乡镇。实行污水分类处理,确定了利用城镇化管网、氧化塘、防渗漏集污池处理模式,建设密山市白鱼湾镇、鸡东县兴农镇、恒山区柳毛乡3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了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水处理项目。以高标准示范乡村创建为基础,大力培育“一村一品”典型村,全市菜园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县(市)各有1个村被列为省秸秆固化压块燃料化利用试点村,已建成6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建设3个生物质发电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2.1%,其中燃料化利用率达到33%。到2018年,累计改造农村危房37401户;畜禽粪污处理装备配套率达到89.55%;已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编制33个,完成率为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