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0月31日讯 (张继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国人民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70年的风雨历程,70年的艰苦磨难,70年的艰苦奋斗,70年的春华秋实,我们国家从贫穷落后、任人欺负成长为一个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的强国。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矿山,也经历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些在煤矿离退休的老同志,有的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有的见证了从东北解放到新中国成立,从鸡西建矿到整个鸡西煤矿的变迁,而城子河煤矿的巨变,就是整个中国、黑龙江、鸡西煤矿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鸡西城子河煤矿,1938年由日本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破土开建,抗战胜利时收归国有,于1947年正式成立,隶属于鸡西矿务局。
从建矿以来,城子河煤矿边恢复、边开采、边建设,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经过矿井改造,全矿由6对生产矿井、17对自然斜井改造为“两斜一立”的生产格局。整个矿井设计能力达到120万吨。改革开放以后,城子河煤矿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从煤矿生产到矿工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现代化企业。我亲身经历了煤矿十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从解放初期的片盘斜井发展到立井集中生产、统一管理,采掘机立通设备全面更新,技术全面改造,生产能力现已达到270万吨以上。二是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主要是从用手镐刨煤发展到全部用截煤机采煤。三是工作条件的巨大变化。以前是液压支柱、支架和锚杆支护的大巷和工作面,现在是机车运输宽敞明亮的大巷道。四是安全条件的巨大变化。以前是大事故失控,小事故不断。现在是井下全面安全、生产监控、电讯指挥畅通,真正实现了安全高效。五是生产经营的巨大变化。以前只是单一采煤,现在是以煤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六是矿容矿貌的巨大变化。以前煤矿井上叫“洋灰水泥路”,井下叫“黑、脏、乱、臭”;现在是矿区宽敞平坦的标准公路四通八达,井下宽敞明亮的巷道实现了标准化。七是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前住的是大坯房、砖瓦房,现在全部住进楼房;以前要求的是吃上饭、吃饱饭,现在是上班营养餐,回家吃好饭;以前是上班加步量,现在是摩托车已落后,不少人开着轿车去上班;以前上班是又脏又湿的破工作服,现在是统一发放定期洗干净的矿工服;以前矿工是上班累一天、下班躺一宿,现在是劳动强度不大,下班回家吃完饭后到楼下社区花园做健身操、跳广场舞,自得其乐。八是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以前是衣服破、身上脏,不愿见人懒洋洋;现在是穿名牌、挣得多,开车上班当帅哥。九是矿工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以前矿工被人瞧不起,称为“煤黑子”,青年矿工住房难,找对象难,现在煤矿工人是国企员工,挣得多、待遇高,有自豪感,受人尊重。十是煤矿管理的巨大变化。以前城子河煤矿只是鸡西矿务局下属一个矿,现在属于国企并隶属龙煤集团,是属于煤炭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能源的主体。
其实,煤矿的变化又岂止这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随着国家的强大和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煤矿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只能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半个多世纪以来,煤矿各界领导和矿山精英用辛劳和汗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煤炭事业创造出的辉煌业绩和重大贡献。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落实到位,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煤矿发展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城山煤矿关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