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17日讯 (侯守玲 鸡西日报记者 周洪宇) “现在,我家小庭院当年生产各种蔬菜8000余斤,去掉自用,纯收入1.2万元。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提起村里的庭院经济,滴道区滴道河乡同乐村党支部书记李承峰的脸上乐开了花。同乐村是朝鲜族村,几年来,村党支部书记李承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以发展庭院经济为切入点,在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新渠道上下工夫,有效推动了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发展。
李承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随着全村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花在水稻田间管理、收割加工的时间越来越少,村民一年当中处于闲留状态的时间增多。如何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李承峰打起了庭院经济的算盘。经过考察,他发现庭院养殖种植模式是较为普遍的传统庭院经济方式,是传统农业中分布较广的模式,投入成本低,技术含量也不高,“为什么不发挥本村庭院面积大、闲置土地比较多、村离城区比较近的优势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呢”。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从自己家做起。2017年他在自家庭院一亩多地种植了辣椒、黄瓜、茄子、苦瓜、丝瓜等蔬菜。自己施用农家肥,实行人工除草、地下水微喷灌溉,采用轮茬种植控制病虫害。当年生产各种蔬菜8000余斤,去掉自用,纯收入1.2万元。
看到李承峰靠庭院种植增收致富,村民们纷纷到他家学习技术。李承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传授给村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今年全村已有60余户村民按照他的做法利用自己庭院土地,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为了保证村民把庭院产品卖出去,他组织村委会与“鸡西市宏滴农副产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协议,用“宏滴”绿色食品商标,统一对外销售。同时,发挥本村规划好、风景秀丽的特点,建设了对外开放的庭院采摘园。如今,昔日冷清空落的农家小院热闹起来了,呈现出春有花开、夏有蓊郁、秋有收获、冬有绿色大棚,一年四季都有收获的景象。
尝到“甜头”的李承峰下一步还有大目标,他要充分利用本村自然资源,不断扩大庭院经济的内涵和外延,扩展消费档次和层次,彻底把“蔬菜革命”和“庭院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在滴道河乡同乐村像李承峰这样,平日里忙得不亦乐乎的农户还有很多,把房前院内屋后的闲散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庭院经济,让方寸之地变成增收之所,已经成为撬动同乐村农户增收致富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