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办事不求人”工作综述
东北网鸡西12月31日讯 (鸡西日报记者 高佳) “原来办个执照啊这证那证的,得来来回回好几趟,现在简直太方便了,我们个体经营业者想创个业啥的,所有手续一站式搞定!”在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内,正打算开始创业的90后小伙子李伟兴奋地告诉记者。
3月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了第一批18项“办事不求人”事项,制定了《鸡西市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办事不求人”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各部门列出“办事求人”易发事项“负面清单”,9家单位梳理“办事求人”易发事项29项,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打造具有鸡西特色的营商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市首批18项“办事不求人”事项经过审议通过后,召开了首批“办事不求人”新闻发布会,将7部门18项承诺事项、保障措施、服务及监督电话进行公示,亮出服务底牌。为推动各相关部门真正做到“办事不求人”,我市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推行主动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公开办、我帮办和就近办的服务宗旨,确保承诺事项落地生根。
针对办事环节多、申报时间长、申报材料多、行政效率低等问题,我市优化流程“疏堵点”推行“主动办”,各部门对现有权力清单进行再梳理,对办理流程进行再优化,全市5704项服务事项审批环节缩减20.2%,申报材料减少12.4%,审批时限提速52.9%;不断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网上办”服务范围,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正在积极建设中,其中,不动产登记已实现“网上办”“最多跑一次”,办事时间压缩60%,申请材料减少50%以上;市车管所开发了手机App软件,发挥“掌上办”优势,群众可在手机上办理违章、查询服务信息,既减少了群众排队时间,也减轻了窗口业务压力;市出入境大厅、市社保、医保服务大厅全部推行“自助办”,设置了业务自助办理和自助查询设备,缩短了群众排队等候时间;针对办事环节不透明等问题,实行主动“公开办”,全市“办事不求人”事项全部做到全公开,网上可查、电话可询,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市公安局积极开展“我帮办”,建立了“背包”服务队,为老弱病残群众上门服务;市车管所在二手车市场、4S店、医院设立代办点实行“就近办”,方便了群众就近办事。
为了使“办事不求人”的措施、流程更贴近百姓,更符合需求,我市组织开展了领导“走流程”活动,在市级领导的带动下,全市1500多名领导干部开展“走流程”1960次,全程体验办事1370次,发现并解决办缴分离、服务设施不完善、支付方式单一等各类问题661个。为进一步推进“办事不求人”全面落地,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观摩学习、体验交流等活动,通过互相学、认真比、公开评,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科学评判我市“办事不求人”的实施效果,在《鸡西市办事不求人成效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将各部门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的对策及建议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简要报告,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推进各部门理清存在问题和短板,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效。
推动“办事不求人”,不仅要开前门,更要堵后门。为此,我市强化部门监督,采取不定期检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相关部门“办事不求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全程监督。在“办事不求人”事项办理的15个主要场所均设置了监督意见箱,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各涉事部门全部设立了服务监督电话,并在办事地点、报纸、网络上进行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