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凌与麻山,一个是石墨烯新材料研发生产领域的“明星”企业,一个是山海关外的小城镇。在全省“百大项目”的平台支持下,在鸡西市和麻山区真诚招商与热情服务下,4月黑龙江多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麻山开工建设,多凌与鸡西麻山一经结缘,在短短5个月,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项目投资“一拍即合”
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深入交流,上海多凌和麻山“一拍即合”,落户鸡西市麻山区。4月1日上午,多凌石墨深加工项目与我市百大项目和全省百大项目共同在鸡西主会场——麻山石墨产业园区上海多凌石墨深加工项目建设工地举行了同步集中开工仪式。
该项目是麻山区和鸡西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黑龙江省“2020年省百大项目”。其母公司多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设立在国家创新中心——上海张江高科科技园区,现有员工130余人。技术研发方面,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知名可研院所共同进行了多项技术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2000万元,申请专利约40项,获得授权超过13项。人才队伍方面,公司申请成立的浙江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已于近日获得批准,博士后研究员也将在年前进站开展研究工作。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发,实现了5层以下少缺陷石墨烯的批量生产。目前已经建成年产2000吨锂电池导电剂生产线、年产500吨石墨烯抗静电塑料母粒生产线、年产400万只石墨烯全面防护口罩生产线。石墨烯发热膜产品已经基本完成量产,目前正在进行测试认证工作,明年将批量投放市场;石墨烯改性乒乓球胶皮已经通过了上海体育学院的测试认可。
作为全资子公司,黑龙江多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石墨烯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主要生产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粉末经过化学氧化及剥离后的产物,被视为一种非传统型态的软性材料并作为合成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前驱物与支撑载体,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薄膜晶体管、传感器、半导体器件、新型橡胶材料、透明显示触摸屏等方面;由氧化石墨烯为原材料制备的石墨烯散热材料与铝合金、铜合金等传统散热材料相比,具有重量轻、热导率高、辐射系数高、加工性能好等特点,应用在5G通讯基带,有效解决5G产品散热瓶颈问题,提高5G芯片和背板的处理速度,可实现处理能力达上万载频的集中式基带资源池。
建设速度“一马当先”
尽管是春雨连夏雨的天气,但项目建设热情丝毫不减。项目开工仪式后,时隔仅仅两个多月,当记者来到上海多凌石墨深加工项目建设工地,开工时还是一片平地的施工现场,2000平方米的4号氧化石墨烯车间等已经拔地而起,工地场内钩机、推土机作业声轰鸣,工人们绑钢筋、打地基身影忙碌。
“氧化石墨烯主体厂房框架和办公楼、配电室及污水预处理池附属设施工程已经建设完成,现正在安装氧化石墨烯厂房钢架。”负责施工的黑龙江影响力建筑公司经理艾新信心满满地说:“看现在的进度,7月初设备就可以进场安装了。”
时至今日,当记者再次走进项目工地,该项目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完成80%,氧化石墨烯厂房已经建设完毕,技术团队正在搭建设备平台、调试设备,计划在9月底进行试运转。
各方支持“一心一意”
在建设期间,鸡西市委、市政府和当地政府处处想在前、干在先,通过加速项目审批流程、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主动开展“管家式”“保姆式”全方位服务,及时有效的为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在手续方面,政府帮助先后帮助协调了园区内的林地耕地等占地事宜,而后又帮助协调国土局和规划局,保证了手续顺畅办理。开工前期,为克服施工条件不足,政府又积极协调临时用水、用电以及通讯保障,确保企业得以顺利开工。在平整场地的过程中,政府帮助动员园区内的原居民动迁,并且帮企业协调联系高铁施工单位拉取石料用来回填场地。此外,政府为企业在区内提供了临时办公室,方便了企业的商务交流。
按照计划,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共分两期完成,一期共投资1.2亿,建设项目包括氧化石墨烯厂房、办公楼、污水预处理车间、配电室等,并计划投放10条氧化石墨烯粉体的生产线。据了解,该公司已经与深圳垒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供货合同,预计满产后可以做到年产1000吨氧化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抗静电管5000吨、石墨烯导电剂3000吨、惰性锂粉10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1.6亿元、贡献税金8000万元。
上海多凌石墨深加工项目的成功引进建设,进一步壮大了麻山石墨产业园区的石墨产业规模,进一步丰富了石墨产品产业链条、完善了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我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该项目所展现出的“鸡西速度”和“鸡西效率”,也充分体现了鸡西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程门立雪迎宾客的服务态度。作为“中国石墨之都”的重要支撑,麻山石墨产业园区、恒山石墨产业园区、鸡冠唯大石墨烯产业园和位于滴道的黑龙江哈工石墨科技有限公司鸡西石墨深加工项目等石墨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项目,正在把“中国石墨之都”这张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记者 张晓玲 王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