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人们惊奇地发现,位于鸡冠区兴国西路的兴国小学变得更美了:黄绿相间的色调围墙,宽阔平整的校园操场,设施齐全的明亮教室,清新高雅的楼廊文化……一一映入眼帘,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更加悦耳,一张张笑脸更显自信。
两年来,兴国小学先后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校园、市级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先进单位、市级优秀家庭教育志愿单位、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今年3 月,学校被确立为国家级儿童数学教育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校,开启了锐意进取、科研兴校之路。
兴国小学秉承“让愉快教育陪伴孩子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秉持“立德树人、兴校强国”的校训,有效开展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榜样引领聚力共创师生成长蓝图
学校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实践,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弘扬师德正能量,宣传身边好榜样。孙春盈、曲猛、单美玲、田淑华等优秀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区级优秀教师孙玉松、区级“四有好老师”孙春盈、市级“最美女教师”徐可花、国家级优秀辅导员孙慧……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谷红、荆晓伟、胡荣波、程海辉……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这些优秀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培育着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美德好少年。
科研领航创新助力教学再展新姿
近年来,学校课堂教学重点逐步从知识的培养向核心素养的培育转变。做好理念解读、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对学科素养领悟与理解、实施与操作的能力;引领教师创新,对学科课程进行再开发,在内容的组织、资源的投放、教学的设计、评价的落实中融入学科素养;建立互联网+教学的行动策略,使教师能够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策略;丰富学科活动,组织师生参与体育活动,学校先后获得区中小学雪地足球争霸赛精神文明奖、区篮球争霸赛精神文明奖,龙江鸡西赛区篮球亚军;学校开设的舞蹈、绘画、足球、吉他等特色的社团课也让学生们愉悦身心,达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
研培共学精进提升教师团队专业成长为培养优秀教育人才,兴国小学先后建立了骨干教师研修团队,分层分组开展研修工作。以市信息中心承办的区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共同体项目为契机,创设共同体社区研修小组;启动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计划,通过菜单式的专人定向发展策略,给全校教师分层定目标、下任务;多种研修活动同步并行,在共同体社区开展的案例分享活动中,学校有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案例奖、国家级论文征集最佳组织奖、区五项技能全能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立德树人愉快教育共谱文明乐章
通过“愉悦体验——价值建构——健全人格”的愉快教育模式,积极构建立德树人教育特色,营造育人文化。“走进社区”“让红领巾与孝心同行”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兴国小学德育活动的社会课堂;开展“弘扬中华美德感受母爱亲情”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感恩;“七彩兴国阳光少年”艺体节,培养学生爱校如家,做快乐兴国学子的纯真情怀;“爱心点燃希望”扶贫助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关爱他人就可温暖世界;“笔墨丹青绘中华”——大手牵小手书画交流活动,推动友好型和谐校园的内涵式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系列教育活动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绿色家庭亲子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培养实践能力。
为挖掘德育素材,探索德育教育新模式,学校完成了德育校本教材《鸡西百年城市故事》的开发和编著。学校通过打造《鸡西百年城市故事》德育教育,开展“写我鸡冠区唱我穆棱河”为主题的征文、手抄报、摄影、美术展览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获取对鸡西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增进师生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通过做“文明兴国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小事中感受文明的力量,约束行为、陶冶情操。
兴国小学校长姜弘告诉记者,学校从建校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一代代兴国人也见证着这所学校的成长与转变。特别是近两年,在鸡冠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环境好了、教学设施先进了、教育理念明晰了,教师工作热情更高、干劲儿也更足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带领全校师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让学校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田园,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记者 孙洪义 张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