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针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无职党员等群体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跟进、管理难到位的实际,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指导,通过具体化、差异化、高效化教育,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确保理论学习全方位、全覆盖。
针对流动党员群体流动性强、行业底数不清、行动轨迹不明等问题,我市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核实,发挥社区、村屯、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支部委员作用,通过发放登记表“普查”、发送信息“寻查”、入户走访“细查”,精准掌握党员流向,建立《流动党员个人信息台账》,做到党员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地点、居住地址、联系方式、从业情况“六个清楚”,确保“进出”有数,“去向”有底,建立流动党员“远程学”、“信息库”,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队。按照流动党员特点,在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中确定学习结对联系人,保持主题教育期间与流动党员联系顺畅,远程指导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方便流动党员“处处学”、“时时学”,及时为流动党员“充电蓄能”。将主题教育资料邮寄上门,指导流动党员通过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党员指尖课堂、党课开讲啦等载体,远程开展“码上学习”,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离乡不离党”,确保流动党员不漏学。
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主阵地”和党员学习活动“主课堂”作用,组织离退休党员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指导退休党员“跟进学”。组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领学全市主题教育部署动员会议精神,及时为离退休党员购买主题教育学习书籍,引导离退休党员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学习教材进行自学。指导各离退休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视频教学等方式,认真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学习体会,让老同志们在常学常新中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坚持分散自学与集中研学相结合,增强理论学习“渗透力”。创新“老带青、青促老”做法,组织离退休老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座谈会,通过老党员给青年党员讲红色历史,青年党员给老党员分享工作实践,带动新老党员共同学习,增强了理论学习“推动力”、“引领力”。
实施“党内温暖”工程,发挥社区网格、村屯网格作用,将党的理论知识打印好,连同主题教育学习读本一同送书上门。目前已为行动不便党员开展上门送学387次。组织1471名村支部委员、社区网格党小组党员轮流到行动不便党员家中,让更多行动不便党员在家中进行学习。对文化程度低自学有困难的党员,通过安排专人“一对一”帮扶学习、下载安装音视频学习资料等方式,方便党员随时收听收看。
教育引导小微企业、居家人员、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等无职党员,以支部为单位重温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切实激活无职党员参与主题教育的主动性。为增强理论学习的感染性,全市共组织2600多名无职党员到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侵华日军遗址展馆、鸡西地区第一党支部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全市开发无职党员服务岗位237个,组织无职党员学习,进一步破解了无职党员工作、生活与学习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