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背景下,恒山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正书写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这条连接民心的热线,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从“被动接单”到“主动治理”的跨越,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注脚。
党建引领聚合力,难题化解显担当
该区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硬核机制,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群众诉求亲自过问、全程跟踪。通过构建部门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接诉即办—协同会办—跟踪督办”闭环链条。最新数据显示,热线受理率、办结率持续保持100%,群众满意度达99.38%,用实干实绩诠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攻坚突破解民忧,历史积案清零行动
针对张新街道颐香苑小区12年“办证难”顽疾,区政府组建党员先锋队,不动产中心推行“容缺办理+担当作为”模式,成功为115户居民送上不动产权证书。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攻克234件历史遗留问题,惠及群众超千人,让“红本本”真正成为暖民心的“金钥匙”。
助企纾困提质效,营商环境再升级
创新建立企业诉求“2110”响应机制(2小时回应、1天答复、10天解决),中建材黑龙江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容缺办理+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快速完成不动产登记。这一“党员跑腿送服务”的创新实践,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闪亮名片。
网格赋能强治理,未诉先办筑防线
全区网格员化身“民情前哨”,通过“日常巡查+微信预警”双轨机制,主动发现并处置水管漏水、路面破损等民生问题。今年累计前置解决各类隐患300余件,推动服务端口前移,实现“群众少跑腿、问题早解决”的治理升级。
恒山区营商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热线”工作模式,把热线平台打造成察民情的窗口、解民忧的纽带、暖民心的桥梁,以红色服务动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