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7-12-19
|
|
东北网鸡西12月19日电 2007年以来,虎林市针对全市“两新”组织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实际,以抓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龙头,扩大党在“两新”组织中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带动了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成效凸显。
三方联动抓组建。虎林市共有新经济组织8409户,新社会组织120个。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9户。截至200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党员人数、利税总额等多项指标均占到全市新经济组织总量的80%以上。为此,该市确定了以加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突破口的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思路。他们制定了黑龙江省清和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虎林市恒丰复合厂等全市仅有的未建立党组织的三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在6月底全部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推进计划,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采取领导干部包点帮扶、党建指导员驻点推进、基层党委联点组建的方法,三方联动,至上而下强力推进组建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均通过上级选派、党员企业主兼任、党支部内部选举的方式配强配齐了党组织书记,新发展党员35名,使这些党支部均能高标准开展工作,在所在行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开展活动促双赢。针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在“两新”组织中处于领头羊地位的实际,他们选取十个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在此建立了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党建工作平台,实现了党的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双赢。一是实施“四培养”规划,搭建党员素质提升平台。制定了把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骨干、把党员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中层领导干部、把中层领导干部培养成职工的贴心人的“四培养”工程三年规划,今年以来,全市共有85名“两新”组织党员参加了“四培养”工程第一阶段的系统培训,培养“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100多人次,有21名党员生产技术骨干走上中层领导干部岗位,14名中层领导干部被培养成为党员。二是深化“双争双带”活动,夯实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争创“三帮四带”、“三高一流”队伍活动,截至目前,全市“两新”组织党员共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521条,开展技术比武活动12次,党员做好事800余次。三是实施“党员政治生日制度”,丰富党员关爱保障平台。为了增强企业党员的归属感,全市“两新”党组织通过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召开一次谈心会、送一件小礼物、为党员做一件实事、接受党员一条合理化建议、党员认领一项工作任务的“六个一”活动,提高了党组织的亲和力,增强了党员的自我认可能力,党员服务企业发展、争做企业主人的热情全面提升,形成了浓厚的“亮身份、比贡献”党员争先创优氛围。
三管齐下求长效。虎林市“两新”组织起步晚,发展迅速。为了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能够及时跟进,市委在实现有效组建、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着力进行基础建设,破解工作难点,构建“两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七有”标准,构建“两新”党组织同频共振示范带。从规范党组织软硬件建设入手,市委提出了“两新”党支部要有专用办公室、有专门办公设备、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随时可以利用的活动室、有电化教育设备、有办公经费、有一面悬挂的党旗的党建“七有”建设标准。目前,全市“两新”党组织“七有”达标率达到90%。二是畅通“三个”渠道,形成党组织、业主、职工上下互动沟通阀。市委以有效沟通为目标,建立了党组织与相关职能部门定期交流的横向报告沟通机制、党组织对党员“四必谈、四必访”的纵向动态服务管理沟通机制、党组织与企业主定期谈心联谊的面对面交流沟通机制,畅通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关键点位的沟通渠道。三是依托“一个”站点,破解党组织和党员双找瓶颈。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少、流动性强的特点,在社区和劳动、人才市场建设流动党员服务站。结合《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在企业职工中开展“亮身份、找组织”活动,充分挖掘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通过组织流动党员参加人才市场和就业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两新”组织输入一批高素质的党员劳动者。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陈 敏
|
编辑:
刘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