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5月7日电 4月3日,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双河矿洗煤厂洗出的首批精煤装车发出,标志着矿业集团“三改一建”工程,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紧张实施画上了圆满句号。
“三改一建”是矿业集团实施精煤战略,抢抓煤炭市场机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得意之作。即通过改造东山矿、滴道盛和矿、平岗矿三个洗煤厂,新建一个双河矿洗煤厂,在全公司形成群矿入洗格局,年可增加效益1.6亿元。
鸡西矿区有着百年开采历史,优质煤层资源量所占的开采比例在逐年减少。呈现出商品量逐年增加,商品煤质量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在激烈的煤炭市场竞争中,质低价廉,销售不畅,生产经营受阻,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审时度势,矿业集团领导决策层作出这样的判断:依据企业煤质现状及长远发展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煤层开采赋存条件下,若要改善产品结构,拓宽营销渠道,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观念,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改善加工工艺,走煤炭洗选深加工之路,彻底消灭原字号产品。
于是,提高洗精煤总量,实施精煤战略被响亮地提出。在这一科学决策下,对洗煤厂进行“三改一建”被突出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上亿元的工程,大兵团作业,“三改一建”在矿业集团洗煤厂的建设史上规模空前。它倾注了矿业集团领导和广大建设者们的心血。建设前,在矿业集团领导的主持下,组织设计院经过反复论证研究确定了“三改一建”工程最佳实施方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矿业集团领导刘慧利、孙若山、董兴春等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建设者们。
今年39岁的霍延新是平岗矿洗煤厂主抓技术的副厂长,有幸参加了平岗矿洗煤厂新厂建设和去年的改扩建。他说,现在矿业集团非常重视精煤战略,作为一名学洗煤专业的大学生感到很受鼓舞,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霍延新的话说出了洗煤战线建设者们的共同心情。
花最少的钱,建最合格的洗煤厂,“三改一建”建设由此提出了“精、简、牢、广”改扩建四原则,追求“多、快、好、省”四大效果。即建设分选精度高,结构和工艺简单,耐磨技术完善,适用范围广的洗煤厂,取得精煤产率高、产量多,建设速度快、技术推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投资省和加工费用省的实际效果。强烈的责任意识贯穿“三改一建”始终。运输部选煤副总、洗煤科科长金明回想作“三改一建”前期方案时仍记忆犹新。她说,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为了拿到准确的数据作参考,大家一天忙得不可开交,通过可行性分析,与设计院一起研究方案,设计方案不知修改了多少遍才敲定。因为谬之毫厘,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并耽误“三改一建”进程。强烈的责任意识溢于言表。“三改一建”工程开展招投标,始终在“阳光”下操作。在“三改一建”建设中,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平衡会雷打不动,由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董兴春牵头,分战线负责,抓目标落实。
“三改一建”第一个工程———东山洗煤厂主洗车间技术改造,面临着两产品和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选择。从设计工艺流程看,两个方案各有所长。为了选择适合本企业原料煤特性的最佳方案,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几次外出考察,最后敲定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使设备发挥了最佳效率。
“三改一建”在建设中,还创造了建厂时间最短、冬季施工最难以及同类洗煤设备安装用的时间最少等很多纪录,无不凝结劳动者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施工现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期交工,建设者们宵衣旰食,忘我工作。在改造东山矿洗煤厂进入调试关键阶段时,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张英元曾6天6夜没有回家,与大家一起在现场破解技术难题,直到生产调试成功。这样的场面,这样的事例,在“三改一建”建设中经常出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火热的干劲,强烈的责任,务实的作风,保证了东山矿洗煤厂改造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开工,历经4个月的紧张施工,2007年10月8日生产调试,20日投入正常生产;滴道盛和洗煤厂改造于2007年9月20日开工,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2008年2月23日进行调试,26日投入正常生产;平岗矿洗煤厂于2007年8月18日开工,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11月16日进行调试,19日投入正常生产;双河矿洗煤厂从2007年9月6日开工,2008年3月30日生产系统调试,4月6日调试成功,生产系统正常运行。
收获“三改一建”,硕果累累。它保证了矿业集团年原煤入洗能力达到1200万吨,洗煤能力利用率达到95%以上,原煤入洗比例达到87%,提高45%,增加效益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