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5月27日电 5月26日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既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又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凡是发达的城市、地方,都与发达的交通有关。这已被国际国内无数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以战略眼光加快发展交通产业。
以战略眼光加快发展交通产业,要正确认识发展交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交通问题,是制约黑龙江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瓶颈。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根基是粮食、石油、煤炭、木材等原字号资源和围绕这些资源进行的加工业,以及重型机械工业。这样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就需要较强的运输能力作为支撑。但是,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的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在全国是相对落后的,交通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显。若仅从人来人往的一般客运来说,好像还不那么紧迫;从小富即安的自给自足经济来看,目前的交通现状也说得过去,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交通状况就相差很大。交通不畅,不能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快速通达的运行,就失去了发展的先机。因此,在交通建设上,必须有战略眼光,尽快把铁路、公路、空中通道修好。
以战略眼光加快发展交通产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交通建设上思想还不够解放,眼界还不够开阔,胆量也不够大,关键是建设的步子太慢,时间拖得太长。因此,必须改变和破除黑龙江经济不发达、地广人稀,没必要搞高等级道路的观念,没路肯定没车,有了路,车流就会多;必须改变和破除黑龙江地区寒冷,修路成本高,大上交通不划算的观念,交通条件好了,投资环境改善了,来投资的人、来旅游的人就会多起来,黑龙江的发展就会快起来;必须改变和破除黑龙江是交通神经末梢的观念,把黑龙江放在中国看,是末梢,但若放到整个东北亚地区去看,则是中心;必须改变和破除只等靠国家投资解决交通的观念,要开放思维,多方筹措资金,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加快发展交通产业,必将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面貌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加快先进生产要素流动,促进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带动现代文明辐射传播,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战略眼光加快发展交通产业,要规划先行。在经济社会规划里面,交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交通建设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等,是一个相对庞大、相对复杂的工程,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要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已经有了的规划,还要进一步的完善。规划必须要从整体来考虑,既有长远的,也有当前的,不能凑合,不能低标准。特别是公路建设,要按照三年、五年两个目标,主要任务三年完成。要力争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公路网络,使路网布局覆盖全省95%以上人口,连接所有市地、县市、乡镇和行政村。同时,对今后五年的交通建设,要按照横贯纵通黑龙江东西两大平原和油城、煤城、机械加工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旅游景区、沿边沿江口岸,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立体交织快捷高效的网路目标来完善规划。
以战略眼光加快发展交通产业,要严加管理。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必须有一整套严格、完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维护资金使用的严肃性,保证资金使用、核算的规范性,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资金的效益性。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只是体现在建设营运层面,更应该提高到反腐败的高度来认识,千万不能修了一条路,倒了一批人。这样的教训很多,要警钟长鸣,时刻警惕。交通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事业,必须严把质量关。要站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站在为人民群众利益负责的高度,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质量监督,尤其是对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外行充内行、监理失控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严加防范,严格把关,坚决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要全力做到,在质量上,一点不马虎,在时间上,一天不耽误。
交通建设是个大战役,一定要拿出干事业、干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建成推动黑龙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带动黑龙江人民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致富路,四方客人来黑龙江旅游观光的风景路,北国大地美好自然环境的保护路,共产党干部的干净干事的廉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