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6月24日电 人们常用血浓于水来形容亲情,而王桂琴三十年来却悉心照料着一个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96岁老人,在他们之间演绎着一段感人至深的超越血缘的亲情故事。
在恒山区红旗乡薛家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今年72岁的王桂琴照顾一位96岁的老人和40多岁弱智的儿子。提起这个家庭成员的关系,还得从头说起。96岁的老人叫田树仁,是薛家村的五保户,老人一辈子没有结过婚,从前和王桂琴住邻居,论起来他是王桂琴二姐的叔公公。30多年前,王桂琴看见60多岁的田树仁一天天地变老,一个人生活怪可怜的,就和丈夫商量:“把田叔接到咱家照顾吧,他一个人生活不容易,咱家也就是多一双筷子、一个碗呗。”从此田树仁就成了她们家的成员,那时她们夫妻俩拉扯4个儿女,生活也不富裕,大儿子还弱智。可是王桂琴却很乐观,她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着。
20多年前,王桂琴的丈夫去世了,临终前他嘱咐王桂琴要照顾好田叔和孩子们。为了丈夫临终前的遗愿,也为了自己的这份责任,王桂琴挑起了这个家的重担。白天在地里王桂琴像男人一样地干活,晚上回到家里她又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全家人就靠五亩地生存,生活非常的困难。每年秋天卖了粮食,王桂琴买煤、买油和置办些日常用品,给老人买些营养品,一年的辛苦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农忙的时候,每天4点多钟就得起床,吃完早饭,她把老人扶到有阳光的大屋里,给老人铺好被打开电视,再领着大儿子到地里干活。而今,王桂琴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毕竟是70多岁的人了,过度的劳累使她经常晕倒在地里,醒来后她还继续干活,就这样她也不舍得去医院。
尽管生活不富裕,可是老人的营养品从来就没断过,老人爱吃肉,她就给做肉,可她自己却不舍得吃。有什么好吃的,她都是最先想到老人。
王桂琴对田树仁的照料非常认真。老人晚上要起夜,她就把夜壶放在炕边,现已96岁的田树仁老人,有时脑筋有些糊涂,大小便有时来不及就会拉尿在炕上,王桂琴老人从未嫌弃过。
每天早晨起来,王桂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老人对“暗号”喊声叔啊,听到老人的回答后,她才放心地去做早饭。
恒山区委、区政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于2006年5月23日在薛家村召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恒山”现场会,介绍了73岁的王桂琴30年如一日无私照顾抚养96岁老人田树仁的感人事迹。王桂琴的事迹震撼了来自全区24个行政村与30个社区的妇女干部。120余名与会者自发地行动起来,将乱堆放在王桂琴家院外的红砖搬到院内,为这个特殊的家庭尽点儿力。区妇联代表区委、区政府为王桂琴老人送来了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私营企业老板将1000元现金送给了王桂琴,以补贴家用。区委负责同志要求区医院,在王桂琴老人家设立家庭病房,以帮助治疗田树仁老人的疾病。现场会上,恒山区精神文明办、恒山区妇联共同发出了题为“学习楷模、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的倡议书,号召人们向王桂琴老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