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7月18日电 近年来,鸡西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鸡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载体,依法履行政府职责,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近年来,鸡西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三县(市)六区全部完成了“普九”目标,保证了所有孩子都“能上学”。但教育不均衡问题仍比较突出,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依照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我市立足早思考、早实践、早受益,确定了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载体,城乡统筹、县域为主、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内涵质量的总体思路。在发展谋划上,坚持“三个原则”,即在均衡发展上不搞削峰填谷,不搞平均主义,不搞整齐划一。在发展定位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使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从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从同质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名学生。在发展目标上,到2010年,市辖区和各县级城市学校及部分基础较好的农村学校,全面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整体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到2012年,一半以上的农村学校全面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基本达到均衡发展,真正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好学”。
鸡西市坚持“三个优先”,即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谋划,教育投入在公共服务中优先保证,教育需求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优先考虑。在政策保障上,将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鸡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分解目标,分工负责,重点督办。重点推进了“五项工程”:一是实施集中办学工程,让城乡孩子享有同等的办学条件。近年来,我市投入2亿多元,先后调整、撤并薄弱学校480所,完成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学校172所,新建校舍36.7万平方米,全面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基本形成了每个乡(镇)有1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或1所小学和1所初中的办学格局。去年,我市投入2418万元,基本完成了学校新“三室”建设。县域、城乡、校际之间的硬件差距不断缩小,物质资源趋于均衡,有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甚至好于城镇学校。二是实施信息技术建设工程,让城乡孩子享有同等的学习资源。近几年,先后投入5800多万元,建成了鸡西教育信息网和鸡西教育研修网,远程教育已覆盖全市所有城乡学校,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在农村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城市。
今年,又投入380多万元,建设了覆盖全市教育系统的鸡西教育专网。通过网络研修、在线课堂,每天有上百节课和上万G的网络教育资源即时传输到全市城乡中小学校,有近万名师生在校内同步听课学习。现在,全市100%的城乡中小学建设了多媒体教室,100%的城乡中小学接入了宽带互联网,100%的城乡中小学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开发好、管理好、使用好信息资源的目标。三是实施城乡教师共同提高工程,让城乡孩子享有同等的教师资源。
鸡西市通过开展“双百”、“双带”、“双聘”活动,促进了城乡教师共同成长。“双百”,就是每年选派百名农村教师、校长到市内名校“跟班跟师”培训学习;选派百名以上城镇骨干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府每年列专项200万元,用于城乡教师和校长到北京、上海等地接受高层次业务培训,3年内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长将到省内外名校轮训一遍。“双带”,就是成立了名师、名校长协会,建立了“一带五”对口帮扶制度,政府每年列专项30万元,用于名师、名校长带农村教师、校长;实施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帮带活动,已有118所城乡学校结成了帮带对子。“双聘”,就是中小学校长实行聘任制,我市通过公开选聘、竞争择优、合同管理的方式,在全市选聘了561名正、副校长和907名学校中层干部,使一批优秀人才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中小学教师实行聘用制,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三县(市)六区共精简分流教师3658人。我市还强化了教师准入制度,仅去年市区及三县(市)就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了101名教师。目前,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城乡教师队伍配置趋于均衡合理,城乡教师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四是实施内涵质量建设工程,让城乡孩子享有同等课程资源。近年来,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政府投入资金,先后改、扩建8所中学,增添各种专用教室136个。
鸡西市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还把“一校一品,特色办学”作为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确立了“让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用不同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的课改理念,引导学校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目前,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已相继开发出学科延伸类、科技发明类、社会生活实践类、个性特长类、人文素养类等校本课程400多种,不仅形成了特色,有的还形成了品牌。像鸡西四中,培养对象是矿区和农村的孩子,处于弱势,基础很差,学校着眼培养孩子兴趣,引导学生自立、自强,走向成功,改革课程设置,降低难度,提高要求,以艺术特长为办学特色,学生经过在校初中、高中的特长培养,36.8%的学生升入了重本,88.8%的学生升入了普本,实现了低进高出。在农村,密山市知一中学充分利用“三田一园”,立足新农村建设,在突出“农”字上彰显办学特色,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