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县(市)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使上半年全市经济总体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应在下半年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一、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一)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2%,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增幅位列全省第2位,是近年来上半年发展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长0.3%,第二产业增长25.3%,第三产业增长11.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2%、62.48%和37.40%。
|
增 加 值
(按现价计算)
|
增 长 速 度
(按可比价计算)
|
对第三产业
增长贡献率
|
第三产业
|
59.4
|
11.3
|
100.0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9.2
|
8.4
|
12.17
|
批发和零售业
|
8.8
|
6.0
|
7.80
|
住宿和餐饮业
|
2.1
|
0.9
|
0.31
|
金融业
|
2.6
|
1.0
|
0.40
|
房地产业
|
3.2
|
0.8
|
0.43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
17.6
|
13.6
|
37.01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
15.9
|
19.6
|
41.88
|
从第三产业内部来看(见下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8.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0.9%,金融业增长1.0%,房地产业增长0.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3.6%,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9.6%。这7个行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17%、7.80%、0.31%、0.40%、0.43%、37.01%和41.88%。
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贡献率
计算单位:亿元;%
(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生产较快增长
(1)第一产业运行平稳
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是认真按照省市各级政府粮食创建高产等各项要求,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二是扎实有效推进春耕生产工作。通过采取“拦桃花水、用江河水、配水库水、采地下水、接天上水”等措施抗春旱保春种,通过采用“大搞农田水利、提高农机化建设水平、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等办法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兼顾结构调整,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春耕生产工作。三是抓住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和国家加大生猪等生产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组织引导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全市肉、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3.2万吨、1.5万吨和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6%、3.4%和19.2%,生猪因价格、补贴、效益齐高,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亦较高,生猪存栏已达34.5万头,同比增长10.4%,生猪出栏26.6万头,同比增长17.7%,猪肉产量2.0万吨,同比增长17.9%,且能繁母猪存栏恢复较快,已达4.6万头,同比增长50.9%,为今后生猪生产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四是及时落实惠农政策。涉农补贴资金1.1亿元正陆续到位,水稻育苗给农户每亩30元资金或补助,水稻种植户建一栋大棚市政府补贴850元、区乡补贴400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种植意向明显,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粮食作物面积达到550万亩,增加92.4万亩,增长20.2%(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21.2万亩,比农业普查数据衔接后的上年的524.6万亩增加96.6万亩,增长18.4%,且今年增加的面积大都是粮食作物)。
由于政策惠农,措施得力,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农业生产取得阶段性进展。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口径,含农场)实现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0.2%。其中,地方(除农场)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加值上升4.0%。地方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实现0.6亿元、1.2亿元、3.8亿元、0.4亿元和0.1亿元,增幅分别为1.8%、12.2%、0.8%、3.1%和2.8%,畜牧业、林业比重较大,分别达62.1%和20.4%,是上半年第一产业的主要拉动力量。
(2)第二产业增势强劲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克服油价上涨、煤矿企业停产整顿、南方冰雪灾害及汶川地震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继往开来,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煤电化基地建设,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煤炭、钢铁、焦炭、发电、石墨、矿山设备、医药等7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8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88亿元,同比增长50.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59亿元,同比增长52.5%;炼焦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同比增长114.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7亿元,同比增长0.6%;非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25.7%;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20.3%;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29.9%。重点产品产量多数增长,在统计的52种工业产品中,有28种产品产量为正增长,其中,最重要的原煤产量941.9万吨,同比增长0.9%;洗煤产量533.5万吨,同比增长55.8%;焦炭产量34.8万吨,同比增长13.0%;钢材产量28.6万吨,同比增长5.9%。从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情况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5.2,比上年同期提高41.8个百分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60.6%;实现利税10.9亿元,同比增长131.9%,其中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3.9倍,实现了利税、主营业务收入的双增。受支柱产业、重点产品大幅增长以及效益提高的拉动,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全部工业(含农场)实现增加值5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5.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0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2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38%,同比提高35.08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企业克服贷款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抓住气候适宜等有利时机,抓紧开工,抓紧建设,保持了建筑业的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对比上年实现了扭转。
(3)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全市商品流通领域紧抓城市进程加快、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扩大等有利时机,改善居民购物、消费环境,加大促销力度,不断刺激消费,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稳定繁荣。上半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增幅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
年初我市的增资政策以及补发2007年全年增资,使全市在岗职工工资实现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增长33.9%,同比提高了1.8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增长。
财政部门狠抓财源建设,加强税收监管,推进财政改革,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财政收入实现高幅增长,保障重点支出,促进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发展。其中,一般公共支出实现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持续高增长态势。受以上因素拉动,我市第三产业在物价大幅上涨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实现增加值5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4%。
2、需求拉动较大
(1)投资需求增长加快
年初以来,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4%,增长幅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6位,且增幅处于不断攀升状态。从经济类型看,投资需求增长主要靠非国有投资拉动。非国有投资达11亿元,同比增长41%,所占比重达61.9%,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中的民间投资高达10.8亿元,同比增长更高达56.5%。从产业划分看,第三产业投资是拉动全市投资需求增长的主要这点。第三产业实现投资7.3亿元,同比增长79.3%,特别是其中的房地产开发,延续了近两年高速增长态势,实现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3%,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增幅位列全省第4位。
(2)消费需求稳中趋升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增幅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主要靠城市市场拉动,上半年全市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增幅提高7.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8.6%。同时,个体私营经济占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上半年限额以下及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所占市场份额高达68.2%,成为市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力量。另外,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对市场的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2%,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高15.7个百分点,是带动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的主力军。
(3)外贸需求快速增长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8799.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4%。其中,出口27715.2万美元,增长104.9%。外贸需求增长主要靠出口的拉动,出口增长对进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4.7%。从不同分类来看,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0.5%,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9%;对俄贸易出口增长114.2%,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3.3%;国有企业出口增长671.6%,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1.8%;私营企业出口增长105.5%,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0.5%。
3、收入不断增加
(1)居民收入增加明显
全市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明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78元,同比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仍以工薪收入增长为主,城镇居民工薪收入达4206.9元,同比增长14%,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9.7%,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为3955.2元,同比增长11.1%。居民工薪收入的较快增长,一是由于煤炭采选业形势好,鸡西矿业集团效益明显提高,企业职工收入不断增加;二是机关事业单位上年普调工资后均在今年上半年兑现。
(2)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全市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截至6月末,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6.1亿元,完成预算的61.9%,同比增长4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2亿元,完成预算的59.9%,同比增长38%。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全市上下坚决落实各项抓收入工作措施,确保实现应收尽收。包括: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动态分析,强化考核通报,按月清收以前年度累计欠税,按月考核,加强税收征管和监督,堵塞漏洞,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的征收管理,深化非税收入收缴方式改革,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优化征管手段,深化契税直征,促进契税增收等。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生产中的问题
(1)农业经济增长有不确定因素
虽然我市上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开展较好,但经济增长中也存在不确定因素。一方面,部分农用物资价格上涨,抵消了国家惠农补贴等政策带来的实惠,使得农业生产投入增加、生产成本提高,影响整个农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影响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种植业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畜牧业抗御畜禽疫病暴发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整个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亟待进一步提高。
(2)工业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稳固
工业生产开局良好,但也有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一是部分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够强,抗击市场冲击力不够高,如水泥、啤酒、皮革等部分中小规模企业,虽对全市经济的影响不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额有所增加,亏损总额达到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了30.5%;亏损面44.0%,增加2.2个百分点,其中,鸡西延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亏损948万元、鸡西柳毛石墨资源有限公司亏损566万元。三是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价格上涨使资源型城市的我市受益的同时,从长远来看,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也会传导到下游产品的生产环节,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需要我们对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价格因素引起密切关注。
2、需求中的问题
(1)投资需求需进一步加强
从2007年全年来看,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59.4亿元,增长幅度为26.3%,2008年若实现同样的增长幅度,投资总量将达到75亿元,与现阶段完成情况比,尚需完成57.2亿元,下半年投资总量目标应是上半年的3.2倍,任务仍然比较艰巨。
(2)消费需求问题不容忽视
消费需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食品类价格上涨加重了中低收入居民的负担。由于去年大豆紧缺造成粮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以及今年春季南方遭遇了50年罕见的雨雪灾害天气的影响,带动了食品类价格的上升,也推动了猪肉、食用油等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并对鲜菜以及其他食品类价格的上涨起到带动作用。这对于中低收入居民家庭来说,无疑负担加重了,进而也影响这部分群体的购买力。其次,食品价格的上涨,成为居民消费价格上升主因。食品类价格历来是牵动物价上涨的“龙头”,食品价格的高低对价格总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上半年我市食品类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9.7%,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6.5个百分点。第三,居民消费价格的上升,促成了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减少。由于物价上涨,影响了居民的消费预期,食品、居住类消费挤占了其它消费支出,消费性支出同比下降。人均消费性支出3625.11元,同比减少4.6%。其中娱乐、文教下降18.3%,医疗保健下降45.3%,交通、通信下降18.6%,杂项下降40.5%。
3、收入中的问题
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实现较快增长,但其增幅仅为11.8%,而同期经济增幅为16.2%,比经济增幅低4.4个百分点,即使是其中最主要的工薪收入的增幅,也要比经济增长的幅度低2.2个百分点。这说明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居民收入的增长并没有实现同步,虽然两者发展不完全同步是一种常态,但如果两者的差距过大,仍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另外,受汶川地震等灾害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市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需事先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对策建议
1、做好鸡西的城市定位
我市属典型边境型、商品粮基地型、生态型、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城市,我们自己一定要做好城市定位,大胆解放思想,跳出鸡西看鸡西,确定发展方向,按市委市政府的既定方略,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商品粮基地、生态保护区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边疆地区发展扶持力度、提升沿边开放”的政策,抓住我省重点支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高质量地推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2、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
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运行需要时时观察,尤其是在今年新情况、新问题较多的情况下,加强监测的作用显得更为必要。建议市里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应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为经济发展“把脉会诊”,相互通报情况,以便能够准确判断走势,早发现、早处置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全市经济顺畅运行,保证全年整体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加强种植业、扶持畜牧业
第一产业应把握黑土地、生态好、面积大等优势,把我市定位成国家重要的无公害作物和优良畜禽生产基地,国家不可缺少的“北大仓”来发展。具体到下半年,为了再夺取粮食生产的丰收,推动“主辅换位”的进程,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应搞好夏锄期间的田间管理,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统筹农村各业发展,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控工作,尤其可能出现的旱涝灾情。畜牧业尤其是生猪和奶牛生产仍属于风险较大的产业,应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范围;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尽快建立健全行业风险预警制度,同时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提高抗风险能力。
4、加快推动工业提速增效
工业定位应把握好老工业基地的煤电化基地建设,向东北亚中心腹地的重要工业城市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业对全市的主导作用,应加快能源、机械、冶金、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步伐,加快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潜力挖掘和技术改造,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开拓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竣工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加快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拟投资240多亿元建设的鸡西永庆大型煤化工项目为重点的煤电化基地建设步伐,壮大我市的工业产业群体规模。
5、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
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要把握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煤电化基地契机,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谋划大项目,培植大项目,抓好大项目,抓好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要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开发鸡西永庆煤田、建设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项目为契机,抓紧促进项目落地。同时,要抓紧大唐热电B厂、机场、青龙山水库、北钢系列工程等大项目建设,加快沉陷区治理、商品房开发等投资建设进度。政府还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和引导民间、战略投资者进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6、加强价格监督管理
为了缓解全市物价波动状况,有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监控机制,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大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监控,根据市场需求,努力改善供给结构;关注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适时启动价格调节基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补贴;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抑制农资价格的过度上涨,保护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我们发挥优势,奋力开拓,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完成全年各项目标,推动和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