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12-05
|
|
东北网鸡西12月5日电 “老有所养”、“老靠己养”在上海农村已初步实现。记者昨天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市政府首次纳入的实事项目———“完善本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落实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扩覆10万人”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新增15.9万名农民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全市“农保”参保人数已达77.54万人。
60岁的崇明县三星镇南跃村村民苏其囝,以前从未参加过任何社会养老保险。去年底,村里的“农保”代办员告诉老人,明年县里有新政策出台,养老金发放将覆盖60周岁以上农村全部老人,60至64周岁未纳保老人采取补缴形式,不用等到65岁,也能同享农保养老金。苏其囝一口气补缴了2400元,从今年开始每月就能领到167.6元的养老金,成了补缴政策第一批受益者。当第一笔养老金拿在手上时,苏其囝很感慨:“以前担心岁数大了无依无靠,现在有了这份保障,自己放心,儿女也轻松。”
崇明县还针对部分五保户、重残无业人员等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没有补缴的对象,采取“先垫后还”的模式:通过与其所在村民委员会协商,由村出资垫付,等领到养老金后,再逐渐扣回垫付资金,尽力让每一位无保老人都“老有所养”。截至今年10月底,崇明新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57923人,占全市新增总数的三分之一多。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本市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农保”参保人数已从试点时约20万人发展到现在的77.54万人,其中30.71万人已领取了养老金,人均“农保”月养老金水平已从2006年的134元提高到236元。郊区农民的养老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
让农民得实惠,离不开财政支持。今年本市各级财政对“农保”投入已超过2亿元,并根据市政府下达的指标,制定具体扩覆工作推进计划,将扩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如闵行区区镇两级财政对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农副业从业人员,按一定缴费基数给予补贴,补贴标准由原来人均10元/月增加到人均28.70元/月。
近年来,本市在完善“城保”、“镇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各级政府又加大投入建立“农保”制度,从制度上全面解决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养老之忧,基本做到“制度全覆盖、人员广覆盖”。目前,由于本市农村变化较大,各区县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出现的多元化需求,实施了不同保障措施。对于农副业从业人员,通过加大宣传、提供参保补贴等方式引导其积极参加“农保”;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推进非农就业工作,积极帮助其参加“镇保”或“城保”;对于处在养老年龄段的农民,通过市、区两级财政提供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进行托底保障。
|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解放日报
|
编辑:
刘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