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最近载文指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证实,月球曾经是一个充满炎热涡流的星球,并因此像地球一样拥有磁场。一直以来无休止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确定说法,无疑等于打开了一扇通往月球历史之门。
现有理论认为,行星磁场的形成多源于行星内部的构造运动。太阳系中大多数的星球都拥有磁场,对于以地球为主要代表的行星种类来说,磁场由于其内核的运动而产生,地球磁场能保护人类免受太阳风的伤害;对于以火星为代表的另一类行星来说,磁场的出现与其过去的活动情况相关。
早期的月球专家因而断言,月球的磁场应该极弱甚至根本没有。如果磁场曾存在,月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但当时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的核心,且月球也无法从临近天体获得磁场。以地球为例,月球必须距离地球足够近才能“借”到地球磁场,但此时它就会被地球引力撕碎。然而月岩的标本给了持有此种观点的科学家一个巨大的打击,标本显示出它们被很强的磁场磁化,而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些强磁场的来源,争辩双方为此长期争论不休。
直到此次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将编号76535的月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该标本是由美国宇航员于上世纪70年代带回地球的。他们采用“交流去磁场法”,将76535号月岩放入到一个逐渐增强的磁场,以消除其在抵达地面后可能产生的短暂磁场。最终结果发现,其在月球期间曾受到过两次稳定而强烈的磁场影响,与之前的某些研究结果相结合,排除了外来天体的撞击形成磁场的可能性,证明月球曾经拥有过一个液态热核并依靠该液态热核获得磁场。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这一磁场出现于距今42亿年前,约是月球形成后3亿年。
新的研究结果需基于目前已被广泛接受的一个月球形成假设:即认为地球在约45亿年前遭到外来天体撞击,一大块物质被撞离地球进而演化成为现在的月球。在这一理论前提下,科学家破解了月球存在磁场的谜题,揭示出月球早期的演化规律,同时证明,较小行星也可支持一个稳定的磁场。 (记者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