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从4月1日起,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全省共招聘9600多人。根据要求,非广东常住户口(生源)报考者,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而对于广东本地人(生源),“符合条件”的高中生,也可参加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市级单位的招录。
我脑海里闪现出两个初中同班同学的脸。其中一个同学是中专毕业,现在已经是某县局的副局长,居有房行有车;另外一个同学是本科毕业,现在县城的一家企业打工,月薪不足千元。记得当时这个本科生同学参加了县里的公务员考试,笔式成绩据说还比较突出,可面试关没通过。而这个中专毕业的同学一毕业就去了镇政府,三五年后就坐着火箭冲到了副局长的位置。你猜怎么着?据说这个同学的一个亲戚是市里一位实权派领导。
毋庸置疑,由于当前人才过剩等原因,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在招人时,首先考虑的都是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少单位更是直接设置了“非硕士生和博士生免谈”的门槛,由此造成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在公务员招考过程中,休说高中生,许多本科生都不过是充当炮灰和陪衬的角色罢了。不过,话又说过来了,也有个别人被幸运之神垂青的,但本科生是如何从硕士生和博士生堆里“脱颖而出”的?这个过程就不得而知了!想必中专生荣升副局长就很有代表性。
而广东省此次招考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虽然让人看上去眼花缭乱,但实际上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地域歧视,而且还很容易使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何这么说呢?规定里已经说得很明确了,非广东生源不仅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学历且必须具有学位,而本地生源就可以放宽到高中学历,这不仅明显地地方保护主义吗?即便是地方保护,却仍让人很担心,是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能享受到“一视同仁”的“保护”呢?是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能站到一条公平公正公开的起跑线上呢?
前几天,笔者曾和几个在政府工作的朋友聊天。记得他们说,现在许多“位子”都是为一些有准备的人量身定制的?比如什么学历,比如有从事某种工作的经验,比如拥有什么样的职称,等等等等,条条框框貌似很公平公正公开,可实际上“符合条件”的没几个人。就拿这次广东招考公务员来说,“符合条件”的高中生就很含糊,何谓符合条件?符合哪些条件?是不是“特招”?
笔者以为,如果要高中生做绿叶,来烘托政府部门的开明和开放,这倒没有什么,大不了当一次炮灰罢了。笔者最担心的是有人“量体裁衣”“因人制宜”,让“符合条件”的高中生抢了“不符合条件”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的饭碗。
再说了,这些“符合条件”的高中生进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市级单位,恐怕也不过是在基层锻炼锻炼而已,或许就像我的那位同学到镇政府过渡一样。而且,这些高中生在基层工作若干年后,一个个又会“进修”成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的,现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党校已经成了官员捞文凭的绿色通道,前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经济学博士的帽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排除以上种种胡乱猜测的因素,允许“符合条件”的高中生参加公务员招录,在“学而优则仕”“唯文凭是问”的社会大用人环境下,广东省的做法毕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是值得广大政府部门效仿和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