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6月3日讯 198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政府公布:新开流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翌年6月,在这一鸡西文脉的最早起源处,立起了“新开流遗址”大理石碑。
位于大、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湖岗上的新开流遗址,是鸡西地区唯一一处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碳14测定和树轮较正,遗址年代距今6080±130年;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2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了这一遗址的28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渔窖10座,出土了大量以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说明当时人们是以渔猎为生,尤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富有特征的遗址,以该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新开流遗址出土的许多手制夹沙黑褐陶片和陶罐刻有鱼鳞纹、鱼网纹、之字纹、水波纹,这些都是兴凯湖湖波的艺术概括。尤其是出土的骨雕鹰首,生动地刻画出了猎鹰海东青长颈、秃顶、钩嘴、圆眼的形象。它翱翔在兴凯湖上空引颈寻觅猎物的雄姿,反映出当时人们借助长期驯养的猎鹰海东青从事渔猎活动的真实生活。这件雕刻得维妙维肖的艺术珍品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据历史学家考证,肃慎族名就是海东青之转音。肃慎本源是鸟名,东汉时王肃注《尚书》:“鸟夷,东北夷,国名也。”由此可以推断,兴凯湖的原始居民就是崇尚猎鹰海东青的鸟夷———肃慎人,他们与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及现在的满族有着历史渊源关系。海东青雕首的出土,是兴凯湖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再加之已出土的其他文物来看,新开流是满族人迄今为止最早的祖居之地,同长江、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