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咏茶诗是唐代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所录的西晋诗人张载的《登成都楼》,诗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这首咏茶诗是歌颂蜀茶的,把品茶与人生的欢乐相连。
饮茶盛行始于唐。唐代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是在山寺试茶所咏。兰若为寺院的别称。歌云:“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鼎为陶鼎,以山泉与茶同煮。唐人喝的是煎茶,燃料用松枝,取其发火不弱且又不猛,松声者燃枝哔剥之声也。骤雨,亦写其声响,泉水在鼎中翻滚,声如急雨。这是山间烹茶的讲究煮法。由陶器注入小盏,水花如白云铺在水面,徘徊则叙其转动之状。
苏东坡的咏茶诗,十分风趣,仿若热茶的温馨清润,齿颊留芳,令人回味无穷,而将茶比作美人,更是匠心独运。其诗曰:“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曾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写过一首五绝:“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诗的首句引用了唐代卢仝的“七碗”,把多饮茶“受至味”、“得真趣”,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出来。“吃茶去”的典故也出自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常往赵州观音寺,不但自己嗜茶成癖,还劝人饮茶悟道,“吃茶去”成为他的口头禅。茶能激发诗人的灵感,茶又能引发禅师的机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