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8月11日讯 在滴道区中暖红旗委,有一个酷爱收藏的年轻人。从8岁时开始收集铜钱,到后来的收集瓷器,再到如今为收集侵华日军罪证而四处奔波,30年的收藏经历使他对现在的收藏方向和收藏品情有独钟。他就是我市收藏爱好者赵凤林。
8月4日,记者走进了赵凤林的家。
“这是1924年,前苏联在穆棱修铁路时的尖镐铸件;这是日伪时期劳工井下刨煤使用的尖镐、钎子和嘎斯灯;这是关押矿工的整套木制牢房门,上面还带着标牌;这是挖煤用的铁锹,锹把只有68厘米,可见当时巷道的低矮……”赵凤林一边从柜子里往外拿着藏品,一边给记者做着介绍,有的藏品是纸包纸裹,被他擦拭得锃亮。赵凤林说起他收藏的这90多件藏品如数家珍,虽说有的藏品看上去锈迹斑斑,可在他的眼里却件件是块宝,用他的话说,“这都是日本侵华罪行的佐证,将来有一天,我会用我的藏品办个展览,让侵略者的罪证昭示后人。”
从8岁起收集铜钱,到高中毕业后开始收集瓷器,赵凤林在收藏中痴迷,可三四年前的一次经历,让赵凤林改变了收藏方向。一天,他和同学上滴道有名的万人坑去玩,看到荒草丛中依稀可见的白骨,这让他想起了六七十年前那些死难的矿工,他们不应被人忘记,历史更不应被人忘记。于是,赵凤林决定要专门收集有关鸡西的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鸡西的历史,也让更多的人记住那段历史。
为了使自己的收藏品具有真实性,赵凤林遍访了滴道矿已经退休的建国前老保。当在旧书摊上“淘”来《黑龙江党史大事记》、《鸡西文史资料》、日本电器学会昭和十三年(1938年)出版的《电器工学》等书籍时,他如获至宝。凭借着阅读大量史料和专业书籍,从初涉收藏至今,赵凤林的鉴赏能力也逐渐增强。
每每遇到中意的藏品,赵凤林总是魂牵梦萦。去年的一天,赵凤林在暖泉遇到一个人,正在与收废品的一起拆卸要卖的一个铁制品,赵凤林一看,上有“日本导火线株式会社发破器制造部”字样的铁牌,便商量着要买。那个人听说是早先的日本货,也许是文物,死活也不卖了。无奈之下,赵凤林给他留下了电话号。原本也没抱什么希望,可几个月后正赶上春节,那个人却打来电话要卖那个发破器(井下爆破器),可这时只剩下了外壳。“也许是他把里面的东西给卖了,可毕竟外壳还算保持完好,字迹也很清晰。”虽说有点遗憾,但赵凤林依然很满足,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收藏的乐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赵凤林通过和10多位建国前老保的交谈,查找市文史资料和局矿史志,以及实地查看绞车座和主副井间的距离,他手工绘制了《滴道日伪时期煤矿分布示意图》。从示意图上标注的有史志记载的26处日伪煤矿建成遗址和那些30多处“短命井、试掘坑、探煤沟”,让人们对那个年代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侵略和资源的无序开采痕恨不已。
“中暖红旗3委下面就有暖泉老四坑、五坑的遗址,由于自然风化,已经破败不堪了,再不保护起来,坑口的门就被拆没了。”赵凤林对所有的文物都倍加珍惜。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说过,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
赵凤林正是用他收集的这些证物,向人们真实地诉说着那段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