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10-28
|
|
|
图为:在虎林市杨岗镇六人班村,鸡西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兆力(前左二),副市长矫健(前左三)详细听取虎林市有关工作人员汇报农村环境整治和秋整地、秋施肥进展情况。 记者 宋广玉摄 |
东北网鸡西10月27日电 10月25日,鸡西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兆力先后深入鸡冠区、城子河区、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对农村环境治理、秋整地、水稻超早育苗等农村秋季重点工作进行检查。
王兆力一行实地察看了鸡冠区红星乡朝阳村、城子河区长青乡新兴村、鸡东县东海镇永远村、虎林市宝东镇太兴村的环境治理工作。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后,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有了较大变化。但个别地段、村屯仍存在废旧轮胎、砖石瓦块、柴草、煤泥乱堆乱放的现象。王兆力指出,农村环境治理是改变村容村貌,为农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让农民得实惠的工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在治理工作中,要克服畏难情绪。农村环境卫生脏乱是受农民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治理起来会存在一定困难,但我们要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抓出成效。环境卫生治理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柴草垛出村屯、垃圾定点,彻底解决乱堆乱放现象。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公路两侧、景区沿线、城市出入口、重点景区等重点地段要进行重点治理,从县区到乡镇,从乡镇到村屯要一级一级地动起来,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抓好抓实。要继续加大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力度,对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曝光,对好的典型要大力宣传。对报道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有人来管,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王兆力强调,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依靠阶段性的治理会战来改变。要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长期的综合治理,使村容村貌发生根本变化。
在虎林市杨岗镇六人班村二组,一台巨大的“凯思”450型拖拉机拖着10余米宽的翻地器械正在地里“奔跑”,它所过之处,数十厘米深的土地被翻了起来。据了解,这样的机械每小时可翻地30余亩。站在地头,王兆力说,土地深翻,旱时有利于土壤保墒,涝时有利于渗水,是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的做法。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把示范点设在农民的地边,通过对比,让农民看到效益,感受到实惠。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科技之冬”等活动,把秋整地的好处给农民讲明白,让农民既看到实践,又学懂理论。要创新机制,引导农民搞联片种植,结合“场县共建”,有效利用好农场的大型机械。同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王兆力一行来到虎林市宝东镇凉水泉村,村委会主任宋永贵正在自家地里进行“秋整地秋夹肥”。宋永贵说,07年,他靠这项技术,大豆亩增产50多公斤。王兆力对这一做法连连称好。王兆力说,农业技术的推广,光靠说不行,关键还得实践。要亲自做给农民看,让农民亲眼看到增产增收,这样他们才会真正认可、接受。
走进密山市太平乡核心村,这里20多位农民有的挖土,有的铺塑料布,有的铺稻壳。他们正利用上冻前这段时间,抓紧搞“水稻超早育苗秋做床”。据了解,靠这种方法,每亩多投入50元,可提前10天播种,提前近20天插秧,亩均增产近150公斤。2009年,全市计划推广面积20万亩,目前已全部落实。王兆力对该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搞好成本、效益测算,以便进行推广。
鸡西副市长矫健和市农委负责人陪同检查。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王文利
|
编辑:
刘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