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15日电 复旦大学14日迎来新校长杨玉良。57岁的杨玉良在履新大会上即兴朗诵了一段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以表达对复旦的情感和希望。
当天,复旦大学举行全校骨干教师和干部大会。会上宣布,任命杨玉良为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职务。
王生洪从1999年初开始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他表示,过去十年令他深感幸运、欣慰和难忘,他将永远为自己是一名复旦人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全场师生起立为王生洪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杨玉良在讲话中衷心感谢中央的信任,感谢复旦师生的信任,感谢王生洪校长为人楷模、为学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回顾了自己在复旦35年的学习工作历程,表示作为新一任校长,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崇高。
杨玉良1952年出生于浙江海盐,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杨玉良院士是我国第一代高分子学博士,在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杨玉良:我国第一代高分子学博士
记者从复旦大学新闻中心获悉,1月14日下午4点30分,复旦大学举行新任校长宣布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受中央领导委派,李建华副部长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杨玉良同志任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同志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职务的决定。
杨玉良简历
杨玉良,1952年出生于浙江海盐,男,汉族,教授,博士,中共党员。现任复旦大学校长。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并留校工作。1984年在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获博士学位,并荣获中国化学会首届青年化学奖。 1986年,留学联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成为国际著名学者Spiess教授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的博士后。1988年,回到复旦大学工作。1993年晋升教授。1999年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一批特聘教授。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连续两次任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2008年度又被聘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993年以后,历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分子科学系首任系主任、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99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1月任现职。
杨玉良院士是我国第一代高分子学博士,在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体现在:研究具有复杂拓扑链结构的高分子链构象统计与粘弹性;建立了研究高分子固体结构、取向和分子间运动相关性的三项新的磁共振实验方法;运用自洽场及相分离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复杂链拓扑结构的嵌段高分子、液晶及囊泡等软物质的斑图生成及其临界动力学领域的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发展了高分子薄膜拉伸流动的稳定性理论,并由此指导和解决了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生产中长期困扰产量和质量的破膜问题,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立了模拟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动力学的Monte Carlo方法,收集在专著《高分子科学中的Monte Carlo方法》中,深受国内学术界欢迎,对我国高分子物理理论研究的开拓和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迄今已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论文被他人引用1150余篇次,申请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和“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种荣誉。他培养的博士生中有三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