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鸡西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鸡西文工团已走过了60个春秋。1949年7月,正是大军南下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全国即将全面解放的时候,鸡西矿区党委决定在鸡西矿区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煤矿文工团,至今已经整整60年了。早在1947年,鸡西矿区就有一个煤矿文工团活跃在矿区各个煤矿,他们经常深入到各井口慰问演出一些小节目,很受煤矿工人的欢迎。1948年秋,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先后解放各大城市,大军进关南下,东北工矿处将鸡西这个煤矿文工团调到沈阳,成立了东北煤矿文工团,以后又调到北京,成立了中国煤矿文工团。而鸡西又很需要这样一个文工团,活跃矿工生活,为煤矿生产服务,矿区党委决定建立一个像样的鸡西矿区文工团,既能到坑口演出歌舞小节目,又能演出大型话剧的高水平的综合文艺团体,于是矿区党委宣传部派张馥同志到解放不久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几个大城市招生,还在当时的《东北日报》上登出招生广告,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共招了138人,他们于1949年7月初到了鸡西。
文工团人员住在鸡西县里,被称为五凤楼”(原28中旧址)的地方。这个团隶属矿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珣兼任团长,宣传部干事只有二人,吴长胜和任树棠,我俩兼任指导员,组织文工团人员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早晨出操跑步,搞环境卫生,王珣部长亲自讲课,由我和任树棠负责组织讨论。王珣部长对文工团抓得很紧,我和任树棠抓具体工作,如小组评比,整顿纪律。
一百多人的团体分为九个小组,吃住条件十分艰苦,伙食标准每人每月只有六元钱,每人发两个轻铁碗,一个盛菜一个盛饭,8人一桌以粗粮为主,每周吃一顿白面馒头算改善生活。为搞好伙食,还在学员中选举出伙食委员会共同管理伙食,当时这一百多人中有的来自社会闲散人员,不少人曾在国民党或伪满一些文艺团体工作过,为生活所迫,有的人还当过舞女,大多数是青年学生,时间一长表现出散漫,有的唱起旧社会的流行歌,服装也千奇百怪地出现了,一些杂乱人员常去流窜,有的喝大酒,打仗闹事,引起了社会不良反映,于是进行了整顿。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由六名党员成立了党的领导小组,由于党组织没有公开但团组织是公开的,建立了团支部,吴长胜担任团支部书记,发展了五名青年入团。为扩大影响,成立团支部时搞得很隆重,请了工校的同志、矿务局团总支的同志参加,会上有新团员讲话,有来宾祝贺。经过这次整顿,一些不适合做文艺工作的人做了调整,对破坏团结,散布谣言的几个人进行了清理,又从鸡西基层挑选了些文艺骨干,如迟仁基等,从煤机厂调来工人出身的时正午,从参加鲁艺学院学习回来的王勇武做文工团的领导,很多同志调整到各地工会到基层做了文艺骨干和基层干部,有的改行做了其他工作,如吴志刚、李芳晨、周喆、艾杰调到了报社,白庆和、侯太、王滨艳、柳宗兰调到矿区团委。
文工团的骨干人员还不断充实,从外地调进了一些新同志,如哈尔滨的马绍信、伊春文工团的方海青、吕明、李锋等人,鹤岗文工团的于曼珍等,文工团的队伍壮大了,分别成立了话剧队,歌舞队,管弦乐队。1953年以后文工团直属矿区党委宣传部领导,不仅对文工团的节目进行审定,还直接管理演员的工资定级,矿区党委规定文工团要经常下矿,每逢重大节日如“五一”、“十一”、新年、春节等都要下矿慰问演出。有的矿创了高产要去庆功演出,和矿区领导一起下矿,矿务局派大客车接送。每矿每年能演出的歌舞小节目达十几场,还演出了大型话剧和歌剧,记得的有《刘胡兰》、《钢骨铁筋》、《八一风暴》、《骆驼祥子》、《秋海棠》、《雷雨》等等,曾到虎林、密山、牡丹江、哈尔滨等地演出,影响深远,鸡西文工团名声鹊起,当时就提倡以团养团,经过实验,话剧团可以做到自负盈亏,歌舞队、管弦乐队则需要公家贴补。
1957年鸡西建市,矿区文工团改名为鸡西市文工团,最高峰时文工团演职人员达到80余人,也有了收入,为鼓励他们,市里为他们做了团服,每人一套,男演员为酱色西装,女演员为蓝色西装,穿起来分外精神,走到哪里都非常引人注目,成了鸡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市后鸡西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成立了鸡西话剧团,歌舞剧团,京剧团,评剧团,曲艺团。文化大革命文艺团体在劫难逃,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几经风雨波折,最后成立了鸡西人民艺术剧院。
60年薪火传递,艰苦奋斗,文化事业所创造的功绩令人瞩目,鸡西市文工团后来的人民艺术剧院,不仅为改善人民文化娱乐生活做出了贡献,更为国家培养出很多艺术人才。如国家一级演员高强、马绍信、吴坚,优秀导演张晓军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成为全国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