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痛风注定与海鲜无缘了?治疗痛风需要终身服药吗?相信不少痛风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近日,广州日报邀请国内著名的风湿免疫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创始人杨岫岩主任医师以及痛风营养治疗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副主任医师来解疑答惑。
两位专家指出:血尿酸升高并不代表一定会得痛风,两者存在概率关系。痛风患者需要长期借助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值,此类药物副作用极小,不会对身体产生特别大的危害。另外,食物按嘌呤含量可以分为三类,痛风患者饮食首先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处于急性期的痛风患者饮食以第一类食物为宜。
误区1:
血尿酸高=痛风?
当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到一定程度,就会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刺激关节滑膜,诱发炎症,关节就会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形成的原理。
查出血尿酸升高了,一定会得痛风吗?杨岫岩表示,血尿酸增高是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并不是说血尿酸超出正常值就一定会得痛风,二者存在一定概率关系。尿酸长期超过400umol/L,1%的人会转为痛风,超过500umol/L,8%会转变为痛风,超过600umol/L,10%的人会痛风。
简单地说,不同人对尿酸的耐受能力不同,同样的高尿酸水平,有人会表现为痛风发作,有人却可能暂时平安。
“如果从来没有痛风过,尿酸没有超过500umol/L,那么医生并不建议用药,但需要适当控制饮食。”杨岫岩指出,尿酸水平如果超过600umol/L,通常应开始进行药物治疗。
“为什么内分泌科可以看痛风,风湿免疫科也可以看痛风,哪个更靠谱?”
对于粉丝的困惑,杨岫岩解释说,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血尿酸增高,还未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去看内分泌代谢科。如果已经发生了让人痛不欲生的痛风性关节炎,则需要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误区2:
痛风缓解后,血尿酸控制可以“宽松点”?
有些患者觉得,痛风缓解后,“既然血尿酸已经比普通人高出很多,那么降血尿酸的目标可以宽松点,反正身体也比普通人更能适应高尿酸水平。”
“恰恰相反!”杨岫岩指出,痛风的急性期过后,更需要把血尿酸控制在目标值,不让痛风反复发作。
杨岫岩表示,控制血尿酸的药物副作用并不大,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地长期用药,不会产生危害。
对于大家很关心的“非布司他”“非布索坦”和“菲布力”这三种药物孰优孰劣的问题,杨岫岩指出,其实,这三种药的化学名,英文表述均为Febuxostat,是新一代痛风治疗药物,只是在不同地区的中文译名不同。
和老一代痛风治疗药物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的副作用更小,但售价更贵。因此,对于服用别嘌醇出现不良反应的病友,或者经济能力较佳、还没有开始痛风治疗的病友,可以考虑采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
误区3:
管住嘴就能远离痛风?
在健康有约的“痛风健康”粉丝群里,有不少粉丝都有这样的困惑:“我已经不敢吃肉和海鲜,不敢喝老火汤,不沾一点酒,为何痛风还是反复发作?”
研究表明,食物跟痛风存在一定的关系,红肉、海鲜、酒精、果糖等都会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
“影响痛风发作的原因很多。”叶艳彬坦言,人体尿酸只有20%左右是由食物里的嘌呤和核蛋白代谢形成。因此,即使控制饮食,也可能因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其他原因发生痛风。
误区4:
得了痛风就与海鲜无缘?
近年来出现的“零嘌呤饮食”“全素食”方案,也让痛风病友颇为动心。
“零嘌呤饮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叶艳彬介绍,按照嘌呤含量的高低,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痛风病人饮食首先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但并不意味着要选择“零嘌呤”饮食。
得了痛风就与海鲜无缘了吗?叶艳彬介绍,海产品里的海蜇、海参属于第一类食物,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鲳鱼、贝壳类、鲶鱼、带鱼等则属于第三类食物,属于痛风患者的禁忌类食物。
她建议,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饮食以第一类食物为主。牛奶和鸡蛋可以作为补充蛋白质的推荐。如果有高脂血症,可以喝低脂奶、吃鸡蛋不吃蛋黄。
饮食里也有一些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比如低脂奶、咖啡、富含维生素C类的食物、樱桃等。但她提醒,如果已经发生痛风,不建议喝太多咖啡。啤酒嘌呤含量并不高,但会阻止嘌呤代谢,影响尿酸波动,因此最好限制饮酒。
处于缓解期患者可采用“严二松五”的方法,即一周有两天采用急性期饮食只吃第一类食物,其余五天采用缓解期饮食可以第一类和第二类食物为主,多选第一类食物,第二类食物选嘌呤含量偏低的,而且也要限制分量为每天不超过100~150g。(全媒体记者王婧、任珊珊通讯员彭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