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鸡冠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高位推动、精准施策,通过系列举措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绘就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高位部署,压实责任促推进
鸡冠区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其列为全区中心工作,明确牵头部门与责任单位职责,细化任务分工,确保问题发现后立即整改。
年初以来,该区已召开5次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举办6次乡村推进会,持续完善《鸡冠区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细则》。以“六清一修一改一建一绿”为评分标准,将全区2个乡、14个行政村全部纳入检查范围,实行每月一排名、每季一通报制度,检查结果直接与村党组织书记年度绩效、专项招聘、评先评优等挂钩,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倒逼工作落实。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出动5759人次、车辆3376车次,清理垃圾2996立方米、沟渠232.4公里、粪污474立方米、柴草垛28处,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项目引领,打造特色样板村
今年,鸡冠区投入专项资金8100余万元,整合鱼亮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农村饮水安全(惠及红太村、朝阳村等4363户村民)、兴凯湖流域治理(对矿棱河、朝阳沟等区级河流22.8km清淤及建设河道护砌)、三合村景焱小筑二期(蒙古包+木栈道+人工沙滩)、红太村172万元排水沟提升等五大在建项目资源,按“项目清单+村点”模式推进实施。
围绕“春季发起攻势、夏季全力攻坚、秋季整体提升、冬季总结评选”的任务要求,该区着力打造1个省级标准精品村(红太村,依托小流域项目)、2个示范村(红星村、西太村,依托小流域项目)、3个市级达标村(新发村、团结村、鸡兴村,配套垃圾收集及护坡绿化)、18条样板街道,并对1个乡镇政府驻地实施整体提质改造。其余村庄则按“流域同治、饮水同网、环境同标”要求对标提升,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多措并举,巩固整治好成果
为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鸡冠区下一步将结合实际,从三方面发力:
-用好“微信+大喇叭”双线平台,开展“文明户”“卫生户”评选活动,以身边典型带动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将农村人居环境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对滞后村实行“区领导包片、部门驻村、周调度、月通报”机制,针对积水路段、残垣断壁、乱搭乱建等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完善“户投放、村收集、区转运”垃圾处理闭环体系,建立保洁员绩效考核和动态调整制度;推广“门前三包”“巷长制”以及“积分超市”“红黑榜”等村民共治模式,实现村庄环境长治久美。
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鸡冠区正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让农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记者 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