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的合力推动下,鸡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位运行。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6.2亿元,同比增长18.8%,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又提高2.7个百分点,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
一、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城乡市场大幅走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我市城乡消费市场充满活力。全年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4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亿元,同比增长21.0%,增幅加快6.7个百分点。县级消费市场受益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城乡市场中增势最为强劲的领域。
(二)住宿和餐饮市场持续升温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住宿和餐饮业面临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住宿餐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旅游、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公务、商务活动的增加,也进一步推动了住宿和餐饮业的持续走强,住宿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16亿元,同比增长15.4%。
(三)限额以上企业强力拉升
随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努力做大做强,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首选场所,领跑全市消费市场。2008年,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零售25.6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同比加快18.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2亿元,同比增长33.6%;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3.0%。
(四)消费热点面扩量增
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大幅攀升。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粮油类实现1.1亿元,同比增长14倍;肉禽蛋类实现0.2亿元,增长36.5%。二是生产资料类商品销售额快速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29.8%;五金电料类实现0.1亿元,同比增长14.1%。三是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不减。在连续几年高增长的基础上,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仍然保持高位运行。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12.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67.5万元,同比增长7%;汽车类实现0.2亿元,同比增长83.8%。
(五)地区间发展较为协调
今年,三县(市)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鸡东县实现零售额7.3亿元,同比增长17%;虎林市实现零售额10亿元,同比增长19.5%;密山市实现零售额13.4亿元,同比增长16%,地区协调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
二、支撑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初见成效,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2、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有效增强市场购买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我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20.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实现快速增长;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800.7元,比上年略有增加,同比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存收入5278元,同比增长10.7%。
3、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
今年以来,市场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特别是粮、油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引发其他商品价格上涨。经过国家宏观调控,物价指数由年初最高2月份的109.5%回落到12月份的99.3%,物价的持续走高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强劲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拉升作用。
三、当前消费市场需关注的问题
2008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均在高位运行,是近几年消费增长最好的时期。但就整体经济形势而言,有三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物价上涨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上涨适度合理,有助于活跃消费市场。但消费价格上涨过快,会带来通胀压力,会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会降低工资增长的实际水平,从而制约实际消费。
二是就业压力显现。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步入了困难时期,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就当前形势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尚难以有大的改观。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预期也会下降,进而影响到消费。
三是财富效应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近两年股市和楼市火爆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受宏观调控政策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股市迅速下跌;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成交量萎缩,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市的消费。
四、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建议
1、保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稳定物价,把握好价格调控的力度,做好粮油、肉禽蛋等基本生活商品价格的调控,尽量减少物价上涨对人们消费心理造成的冲击;二是稳定收入预期,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等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社保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当期消费。
3、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要充分用足用好国家惠农政策,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特别要统筹城乡就业,通过化农民为市民、加速人口城市化来有效扩大农村消费。
4、增强产品有效供给。要根据居民消费的整体情况,兼顾地区差异和不同消费群体,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在城市,要以开发住房、数码科技等适销对路产品为切入点,同时拓展旅游、教育、信息等服务消费空间;在农村,要努力培植耐用家电等仍具广阔市场空间的传统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