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8月20日讯 每到农忙时,一些农户就为雇工难着急。可是八五六农场林场的种植户却没被难住,他们用了“三招”解决了雇工难的问题,而且还节约了不少资金。
林场的种植户舍得在感情上投入,以情留人,雇主和雇工一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你“打”他走他都不走,四川来的周建华给李云波家打工一干就是10多年。2006年,小周的孩子患小肠氙气两次住院,小周本人也因粉瘤住院,住院费用都是李云波掏的。而且租房住电钱、煤钱、电话费都不用他们拿。周家感谢雇主,干活也实在,去年春天翻稻田地,300亩地2天2夜硬是抢翻完了。今年春节,两家互打电话拜年,过了“十五”周家就回到了林场。何德明种了几百亩水田,几年来,他雇的长工、短工都是固定的,插秧、割稻时,打工的老相识一来就直奔他家地里,这是因为他与长工、短工同在地里住,同在一个锅里吃,吃的不是咸菜、大酱、菜汤“老三样”,而是炖鸡、猪肉炒菜等,有些活还和他们商量着怎么干更合适。他说,“人都是顺草好吃、横草难咽,人家虽然来打工,但其他方面不一定比咱差,要善待他们才行。”雇工们也感到他们不是只听人摆布的下等人,家里有事不但能提前支取工钱,想家了可以隔三差五往家里打个电话。他们说“东家和我们像弟兄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咱是来挣工钱的,可咱不能糊弄人家的工钱”。雇主待雇工如亲人,雇工自然不难了。
林场的种植户还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去年春天他们一下子购进了20多台插秧机,而且“504”大马力拖拉机一次就买进了7台,几千亩的水稻十几天就插完了。林场旱田多,种玉米的多,过去用人工下玉米棒再脱粒,现在全用机械直收。三年里买进了20台套大中型机车,车多了,他们就在其他单位承包了旱田近千亩地。
邻里几家联合起来形成集体,也是解决雇工难的好办法。以往是各家争着雇工,打工人员借着争工抬高价钱,活也干得草率,雇主之间还造成了矛盾。现在是几家联合起来成立互助组,给谁家干都跟干自己的活一样,干得质量好,机械很少出毛病,也加强了邻里间的团结。去年秋天,苏信贵、谢兆东等5家就靠一台四轮拖拉机、一台脱粒机,10个人忙活了两个月,愣是把1000亩玉米脱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