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10日讯 “安居”,中国百姓自古以来的朴素愿望,如今,住房问题已成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时间,城镇居民住房完全按计划分配,所有人都要排队等政府、单位分房,很多人都经历了非常艰苦的住房条件改善的过程。
从窝棚、土坯房到砖瓦房、楼房,76岁的高玉仁大爷一说起房子,不免一声感叹。
新中国初期,高大爷从辽宁北上闯关东来到鸡西,托人在当时的煤机厂找了份工作,在车间当起了钳工,每月工资仅有33元。当时,高大爷花光身上所有的积蓄,用30块钱在东山买了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没有上下水的马架子房,一家五口总算在鸡西落脚了。别看小窝棚不大,却有数不清的臭虫,“满屋的臭虫密密麻麻呀,我就用豆角叶子粘在墙上抓臭虫,臭虫腿短,一爬到长满毛毛儿的豆角叶上就不会动了,我就一个个抓,那也抓不净,屋里还是可臭了。”简陋的家里容不下多余的东西,惟一的家具就是一个小碗架和炕桌。那时孩子还小,一到休息,高大爷就自己修补破旧的小屋,修了补,补了修,可依旧雨天漏雨,刮风漏风。就这样,高大爷一家还是在那里生活了9年。
由于会开拖拉机,1967年,高大爷一家老小服从组织分配到了大苇子沟农场。告别了窝棚,住的条件好了,整齐的砖坯混合工房让一家子终于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这才有了第一个差不多像样的家。
在农场的19年,高大爷的儿女一个个长大,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盼来了孙子孙女的同时,高大爷也盼来了单位分的一幢50平方米的楼房。三儿子和儿媳那时在市区上班,孙女还在上幼儿园,因为儿子一直居无定所,高大爷就商量和儿子自己盖房子,挖地基、垒大石、抬沙子、架房梁,爷仨儿在孟家沟靠自己动手盖起了三间大瓦房。看着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就那样实实在在地立在面前,高大爷心头说不出是酸楚还是幸福。厂里分的楼房离老三上班的地方很近,高大爷决定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展,放弃了住进楼房的机会,和儿子换房住,在孟家沟的平房住了下来。终于有家了,高大爷就在前后院子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花,养了各种各样的鱼,依然住着火炕,烧着炉子,老两口其实也想住楼房,但这个愿望直到2003年才实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开始加快城镇住房建设,推行以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为目标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房改对人们的心理也产生了影响。已经习惯了过去很多年的等靠要,突然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出来买房,需要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另外,该买多大的房,买了房以后会升值还是会贬值,也让很多人拿不定主意。和大多数老百姓一样,高大爷也经历了这一心理转变的过程。2003年,高大爷把自己的积蓄加上儿女一起凑的钱,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楼房,看着子女忙前忙后收拾新家,铺好地板,摆上家具,挂上窗帘,70多岁的老两口激动地一宿没睡好,久病的老伴儿凌晨3点就开始起来做饭。高大爷想,不用再烧炉子,不用再挑炉灰,不用再挤脏臭的公厕,自己家里就能上厕所,不用像平房那样怎么打扫都有灰,这样的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幸福呢!
听说东山采煤沉陷区治理大面积动迁,楼房一栋栋满山坡,高大爷忍不住重走故地。以前的窝棚早已不见,整齐的楼房一眼望不到头。“党的政策好,百姓的日子好,当初住这的时候,哪能想到还能看见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想想,哪还用吃苦啊,都是享不完的福。”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百姓住房条件改善的速度和程度让人惊叹,房屋面积增加了,住房的功能、环境、质量都有了巨大改善。据统计,截至2008年,鸡西市实有房屋建筑面积达到3394万平方米,这比1985年最早统计数字的935万平方米增长了2459万平方米。如今,全市已形成规模化的住宅小区就有164个,并全部实现等级标准化物业管理,从“居者忧其屋”到“有其屋”再到“优其屋”,百姓的住房实现了“三级跳”,心里咋会不乐呵?而这还远远不够,节能房、环保房、更规范的物业小区,更人性化的物业服务,更多的幸福生活,正在我们的身上、身边一天天地变成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