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1月26日讯 麻山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过程中,按照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结合区情,充分把握基层单位“一把手”这个重点,积极构建干部队伍建设“三力”体系,给想干事的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以荣誉,给不干事的以危机,营造出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和你超我赶的良好工作态势。这是记者11月25日采访麻山区委书记左晖时了解到的。
麻山区构建干部队伍建设的“三力”体系:“压力”体系,即凭政绩考察和评价干部领导能力;“动力”体系,即靠学习提升干部竞争力和执行力;“活力”体系,即用激情引领干部创业和推动科学发展。
就构建“压力”体系,左晖说,我区推行“开门评议、进档升级”考核办法,变以往单纯的组织考核压力为五个不同侧面的压力:自我评议的压力———每名基层“一把手”就年度工作写出个人述职报告;部门内部评议的压力———各单位召开内部评议会议,由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评议打分;部门之间评议的压力———年末组织基层单位所有“一把手”对一年工作进行互相评议打分;战线领导评议的压力———由战线分管领导为本战线的每一名基层“一把手”进行评议,排出名次;组织考核的压力———由区委考评领导小组进行组织考核汇总。
这些做法,左晖的看法是,在“压力”的促动下,基层“一把手”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实实在在地推动区里各项工作有了新动力、新发展和新变化,“立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左晖举例说明,新上投资超亿元的1万吨高纯绿碳化硅微粉和投资5000万元的3000万块烧结煤矸石及尾矿砂空心砖生产线现已投入生产。达产达效后,可实现税收2300万元,相当于今年全区财政收入的一半。
左晖说,我区把“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首要任务,努力达到提升素质、增强动力的效果。挖掘“原动力”,即组织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自学,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激发“新动力”,在组织开展“建设新麻山,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中,通过权衡类比,激发干部弥补差距和不足的愿望,缺啥补啥,自我充电。
左晖说,我们还借助“外动力”,分三批组织一百余人“走出去”,去大连、海南等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请进来”,邀请国家发改委研究员、省地质专家和学者等来区进行集中辅导。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基层“一把手”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基层单位“一把手”轮流讲课。左晖颇有感触地说,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促动下,一项项民心工程开工建设,昭示着发展型领导班子的悄然形成。两年来全区总投资3.1亿元,实施了“十项利民工程”和“八大民生工程”。
在构建“活力”体系上,左晖说,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在发展氛围上释放活力。提炼出“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麻山精神,提出“问责无愧、问心无愧、问情无愧”的行为要求,倡导“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的崇高风尚。先后举办了“迎新春团拜会”、全区运动大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88周年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感动麻山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全区党员干部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
二是在兑现奖惩上释放活力。按照“开门评议、进档升级”拟定的最终名次,奖优罚劣,并把评议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班子、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是在创业空间上释放活力。采取“三给”的办法,即给人员,新考录公务员6人,引进“三支一扶”大学生51人;给经费,保办公经费、保工作任务经费、保交通设备;给权限,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凡是区里能够审批的手续,全部亮“绿灯”。左晖认为,活力的释放,点燃了创业热情,加快了“村村有项目”等工作的进程。全区16个行政村原来只有1个村有项目,现在又有13个村纷纷上了各具特色的项目,拉动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