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运保洁苦中乐
东北网鸡西12月21日讯 在王玉祥的字典里,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作为一名环卫人,他以自己的执着、勤奋、无私和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城市保洁工作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和才智。
王玉祥于2007年因工作需要到市环卫局垃圾管理清运大队工作。清运大队负责市区和立新地区垃圾清运管理以及环卫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清运雪工作。清运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质量和广大市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对此,王玉祥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沉下身子,费尽苦心,以改革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清运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把为广大市民创造“清洁、整齐、满意环境”作为自己人生信条和工作目标。
对于本职工作,王玉祥除了每天组织职工对市区内产生的垃圾进行日产日清外,还要亲自检查垃圾点清运保洁、垃圾的收集、组织修配厂对环卫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制作和清运雪等工作。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艰巨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今年接踵而至的两场大雪,让王玉祥更是没有了白天黑夜,他日夜奋战在清雪一线,有时一天睡眠不超过两个小时。接受记者采访时,王玉祥接到母亲电话,询问什么时候能去。王玉祥说已连续十多天没有回家了。这些事对于他来讲,太平常了。
2008年元月,大雪接连而下。为给市民创造一个清洁温馨的生活环境,过一个快乐的春节,他带领清雪人员一干就是36天,就连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奋战在清雪一线。在这段时间里,他没能和家人完整地吃上一顿团圆饭,就连父亲七十寿辰的寿宴及妻子儿子的生日宴都没能参加上。
但是,看着街道逐渐整洁,王玉祥心里泛起的是欣慰之情。
清运大队的工作任务重、管理难度大、人员思想复杂,王玉祥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立足于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明确改进完善的思路。对此,王玉祥每天是第一个来到环卫大院,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在车辆全部出车后,他又驱车到各个垃圾点、中转站等垃圾清运作业场所了解实际作业情况,具体察看分析作业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了然于胸。
通过深入一线,王玉祥结合现有垃圾清运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实行出车签字、垃圾厂内有管理人员监管、运行过程中实行核算、收车签字的“圆周率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结合垃圾清运车辆作业实际情况,推行出车、收车、山上验收三点式管理办法,从而及时、准确掌握了垃圾清运的数量和各季节运行规律。在清运质量检查中推行了晨检夜查制,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清运工作不断上水平。
王玉祥在此基础上,为了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进,他根据清运大队管理现状,组织制定和完善了《清运大队车辆管理制度》、《清运大队人事考勤管理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规范了办公程序和工作秩序,逐步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垃圾清运的标准和质量,也为清运大队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玉祥在上任之初,积极推广受市民欢迎的垃圾密闭化收集工程。过去在市中心区内的大街小巷,摆放着叉车箱、压缩桶等很多大型垃圾容器,既不美观,影响城市整体效果,还造成垃圾在街路停留时间长,污染环境。
为提高城市品位,在鸡西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市环卫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王玉祥带领部下深入各个企事业单位、行业户走访调查,并根据市区实际情况,采取分片试点,稳步推进的做法,逐步推进垃圾密闭化收集工作。在密闭化收集过程中,他采取定点定时收集、上门收集与日常捡拾收集相结合,采取新闻媒体宣传与上门宣传相结合等办法,不断提高市民环卫意识,很快就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保证了垃圾密闭化收集,美化了环境。
王玉祥还结合城市环境一体化建设,打破老的作业方法,在城市近郊村实行箱体化收集垃圾的做法,一改过去农村垃圾散倒,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局面,为我市争创全国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打了个好底儿。
王玉祥还特别注重清运大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与转型工作,他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对修理人员技术培训和技术升级的力度。目前,清运大队的技术人员已从以前的初级维修工作发展到既能维修、保养环卫专用车辆,又能制作环卫专用设施设备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环卫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此外,王玉祥还采取外创市场、内求发展的策略,以增强清运大队的发展后劲。通过对上争取一点,对外创收补充一点等渠道,不断加大对机械化队伍的投入,先后购置挖掘机、装载机、大中小型自卸车、压缩车等专用车辆设备,并充分发挥这些先进环卫车辆在垃圾清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目前,清运大队已经成为鸡西市一支运输能力强、车辆设备先进、战斗力强的机械化运输队伍。
对于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王玉祥从未满足过。王玉祥的工作目标是,要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满意的卫生环境,把市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时、干净、彻底地清运出去。力争实现垃圾倒运、清运、收集、中转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