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21日讯 时值隆冬,记者走进梨树区凤山村农机联合体队伍中,在这里看到每个成员的脸上,都挂满了幸福的笑容。据该村村委会主任秦肆刚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已不满足单一的种地收入,一些农民开始购买农业机械为其他农户开展代耕服务。2009年,该村农机联合体的每个成员除自己种地的收入外,通过开展代耕服务人均还增收2万元。
梨树区凤山村有耕地5000多亩,主要生产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近年来,随着党的惠民政策逐渐加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同时,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该村党支部书记袁淑仁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该村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于是各家各户根据各地实际,积极购买各种农机具。如今,该村村民的生产方式由原来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现代农业装备转变,将自己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到2008年,该村已有50多户村民家有农机具。
元月8日,记者来到该村村民张世联家,只见在他家院子当中有一台玉米收割机。他告诉记者,家里还有玉米、大豆脱粒机和播种机,今年,抓住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机遇,准备再买一台黄豆收割机。
张世联家有100多亩耕地,主要种植大豆、玉米。2009年,仅靠种地就收入10多万元。同时,在农机联合体里进行农业生产,又增加收入2万多元。
据该村村委会主任秦肆刚介绍,过去,该村一到秋收季节,各家各户齐上阵,得忙一两个月,自从成立村农机联合体以来,该村大、中、小农机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该村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秋收时,仅用10多天的时间就完活。据了解,2009年,该村农机联合体进行秋整地3000多亩,走在全区前列;农机联合体实现增收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