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16日讯 日前,记者走进密山口岸,顿感耳目一新。新改造后的密山口岸巍峨矗立,悬挂在大门上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壮观而威严;对开的出入境两台“大巴”,满载着玉米入境的俄罗斯两台“大卡”同时驶进口岸,海关、边检人员正在忙碌地检查过往游人及货物,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密山口岸是对俄贸易的产业链、经济链,是对俄贸易的最前沿。密山口岸1993年开通,经过二十年的运营,基础设施老化,通关能力下降,对俄贸易受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大口岸、大通关、大经贸”要求,把密山建设成为对俄商贸重市,2013年,密山市按着国家级标准对口岸进行改造升级。
口岸查验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564万元,改造面积2542平方米、扩建1538平方米。改造后的密山口岸占地1.4万平方米,并增加了检验、检疫设备,进出口货物检验通道4条,出入境旅客查验通道8条,年过货、过客能力提升到100吨、60万人次。而今,密山口岸大布局、大场地、大通道及电子化办公等硬件条件,在全省堪称一流。
海关监管仓库迁移,避免盲区,加速通关。密山市副市长陶然介绍了监管仓库迁移的必要性。原密山市海关监管仓库位于密山市区,距离口岸38公里,这段距离成为监管的盲区,拉运货物至少1个小时到达口岸,还影响通关速度。大华经贸投资2700万元在口岸建设占地3.8万平方米的监管仓库后,使监管仓库离口岸变成了100米,监管仓库的迁移保证了货物安全,方便了企业,加快了过货,监管更加到位。
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达到国际卫生标准。在国家要求2014年中国口岸全部达到国际卫生标准,否则口岸面临关闭的情况下,密山市投入100多万元,新建医学排查室、留验隔离室、传染病快速检测、应急物资储备库等,调配3名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充实到口岸,检验检疫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评估机制,2014年4月,密山口岸顺利通过口岸核心能力验收。
对俄会晤打通“中梗阻”,解决通关“最后一公里”。坚持中俄口岸混合委员会定期会晤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方提出,远东地区交通枢纽俄哈洛里区至兴凯区间的危桥限行9吨货物,游客下车过桥,货运要绕行70公里,增加了企业成本,在中方多次协商下,俄方危桥改造已经开工;关于中方企业参股购买共同经营俄方口岸,双方正在洽谈中。
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电子口岸,现代口岸,架起了中俄贸易的桥梁。
2013年,占地3万平方米的中俄互市贸易区建成,中俄民间互贸开始启动,截至目前,近700名中俄边民从事贸易活动,通过口岸进口生活日用品170吨,互贸市场边民涌动,货源充足。
2014年8月,密山口岸成为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资质口岸,密山口岸成为黑龙江省特色口岸。为牡丹江农垦新友谊农场,密山市种植大户跨国承包种植提供了便利。新友谊农场场主李东说,密山市有4家公司在俄罗斯耕种土地8万亩;新友谊农场60万亩,被指定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为出口农机具,粮食运回国内开辟了通道。2014年至今,出口农机具42台套,粮食回运4052.1吨。2015年,农垦新友谊农场扩大种植40万亩,开荒土地30万亩。
密山口岸能力提升,形成强磁场,绥芬河、哈尔滨等一批外贸企业选择密山口岸过货;3户企业在俄罗斯建设7个废旧金属加工厂;1户企业在俄罗斯哈巴地区建设金属砖厂并进行房地产开发;当地外贸企业出口量加大,黑龙江金国农副产品有限公司2014年出口白瓜子,贸易额实现1538万美元,今年1-3月,贸易额实现530万美元;金达利塑业2014年出口编织袋,贸易额实现1200万美元,今年1-3月,贸易额实现220万美元。进口蜂蜜、湖虾;出口鞋帽、装潢材料等,进出口呈飙升趋势。
密山市商务局报表显示:2014年,密山口岸进出口货物完成17391吨,贸易额实现35049万美元。今年1-2月,进出口货物完成5699 吨,进出口贸易额实现8108.2万美元;出入境人数2893人次。过货量、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