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今年工作的第一项任务。报告提出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政府投资计划,令人振奋。这么大的投资力度,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信心,拉动经济增长。”3月6日,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坚持灵活审慎的调控方针,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及时正确,对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分必要。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及时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委员说,去年10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央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提出了扩内需促增长的十项具体措施,公布了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毛蕴诗认为,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加之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改善民生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投资的需求依然很大。
许多代表委员都说,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和“适度宽松”,对地方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江苏宿迁市为例,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导下,今年全市已达成工业融资项目122项,协议贷款近4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
投资规模加大,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严金海代表建议,加强对政府投资的领域和效率的监管,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让投资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引导投资向民生倾斜
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投资必须用在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绝不能用于一般加工业。
改善民生十分“抢眼”。代表委员们表示,从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看,既重视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又重视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经济持久发展。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王玉虎代表说,在政府4万亿元投资中,涉及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达4000亿元,用于农村水、电、路、气、房改造的达3700亿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民生的关心,百姓实惠越来越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计承江代表说:“目前银行贷款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建议国家在宏观调控中采取综合措施,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综合施策形成调控合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产业、贸易、投资、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调控合力。“这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企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非常有利。”中铝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王熙慧代表说。
王熙慧对产业升级的感触最深。他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资源型企业受到严峻挑战。建议国家以宏观调控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结构升级,提高我国铝工业的抗风险能力。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委员说:“宏观调控要增强应变能力,注重调控的实际效果。当下,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调控政策要根据经济形势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保证调控取得实效。”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谈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一揽子调控举措。”代表委员们认为,这充分表明,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强调要应对当下的国际金融危机,渡过经济难关,更注重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