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9日讯 人总露在外面的是脸。脸面的事,不可谓不大。城乡环境,就是城乡的脸。正如鸡西市的一位领导干部所言:“城乡环境一天不好,我们就一天脸上无光;彻底整治好了,我们脸上永远都有光。”
整治城乡环境,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惠及万民百姓的大事、好事。大事,怎样才能做实,好事,如何才能办好,各地都在进行不同的探索。鸡西市的做法,无论从结果上看,还是从过程上看,都有值得学习值得借鉴的地方。
鸡西市最重要的经验有三条。
一是领导重视,督察到位,问责到人。尽管领导重视的事情不一定都能干好,因为受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领导不重视,肯定干不好。领导重视的程度有轻重之分,还有真假之分。一些地方、部门,在部署安排工作、下达任务指标的时候,常常是大会小会开了,态度表了,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却只是推着干、应付着干;有的是表面上要求很严格,但没检查、没验收,实际是拉松套。鸡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决心掷地有声,在行动中,更是亲自挂帅、督察,真刀实枪铁腕执行。采取新闻现场会和乡镇干部考核提拔一票否决等方式,体现了真重视,真实干,也就真正地推动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措施扎实有效,落实有力到位。鸡西市在整治城乡环境的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衣服不怕破,洗干净就好”的理念,实行“强中心、抓结合、建两侧”,地毯式分工、挂牌式监督、拉练式检查……正所谓实招、高招,招招点到“七寸”。正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体现了整治的决心,改进了干部作风,强化了工作的力度,收到了真正的实效。
三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借助媒体推进工作。这个市多路新闻记者,深入全市三县六区的城区和乡村,对城乡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现场采访,发掘经验,揭露问题。报纸、电视、广播开设了“监督台”,工作好坏上榜排名,一目了然,让先进者振奋,落后者汗颜。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城乡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