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3月2日电 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儿媳面对公婆”;还有人说:“嫁给军人就意味着苦和累,永远和孤独寂寞为伴”。而朴实善良的王淑娥用真爱弹奏了一曲和谐家庭的优美乐章,以特有的方式诠释了对幸福和世俗的理解。她十年如一日默默支持丈夫工作,孝敬公婆、照顾伯哥,并且在结婚前就将小叔子离婚留下的孩子扶养至今,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撑起了一片晴空,展示了当代军嫂尊老爱幼、乐于奉献、自强自立的优良品德。
“刚结婚就当娘”一个特殊的洞房花烛夜
身材娇小的王淑娥,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好像所有的难事在她身上变得那样渺小和简单。她16岁时因家庭变故,来到了黑龙江省的姑姑家生活。从小就十分崇敬军人的她,结识了在牡丹江军分区当排长的齐凯。齐凯的老实厚道和勤奋好学打动了她的芳心,1995年她与齐凯幸福牵手。
王淑娥选择了齐凯,也就选择了对军人的奉献。正当他俩张罗着准备结婚办喜事的时候,齐凯的弟弟因离婚,留下一个3岁的男孩无人照看。结婚时,父母从辽宁省凌海市老家带着弟弟的孩子来参加他们的婚礼。看着年迈体弱的公婆,瞅着哇哇直哭找妈妈的孩子,善良的王淑娥再也看不下去了,毅然将孩子留在身边,就这样,他们度过了一个“三个人”的洞房花烛夜。婚后,一家三口一直住在部队一间窄小的“母子间”里。别人结婚都有几大件,可他们却只有一台朋友送的旧黑白电视机,沙发也是单位淘汰的。齐凯曾经十分认真地问过王淑娥:“我家住在农村,兄弟又多,上有老下有小,要地位没地位,要钱没有钱,连房子也是部队的,你跟着我往后肯定要吃苦受累,你图的是啥?”王淑娥回答也很干脆:“我一不图钱,二不图物,就图你这个人,图你这身绿军装,嫁给军人,当一名军嫂,我一辈子也不后悔!”
源于心中那份爱,尽孝道再苦再难心也甘
1998年,嫩江流域突发洪水,齐凯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赶赴灾区抗洪抢险。就在他出发后的第10天,王淑娥接到婆婆的加急电报,称公公的小脑萎缩加重了。为了不让丈夫分心,王淑娥没有将此事告诉丈夫,安顿好孩子后,就急忙赶往辽宁凌海,把公公接了过来,又联系医院进行治疗。经过近1个月的精心伺候,等齐凯从抗洪前线凯旋时,老父亲的病已经转危为安。2002年快过春节的时候,齐凯的二哥在老家突然感到头痛难忍,视物模糊。淑娥听说后,将其接过来进行治疗,随后,齐凯的二哥成了她家的正式成员。由于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淑娥每天给他洗脸、洗脚、喂饭,有时还给他抠大便,插导尿管。虽然淑娥精心照顾,可无情的病魔并没有走远,当年7月的一天,二伯哥突然不能走路,病又复发了,临终前话已经说不出来了,却费力地拉着儿子的手放在了淑娥和齐凯的手中。
军嫂更应当自强誓为丈夫撑起一片天
生孩子,当母亲,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幸福的事,可对王淑娥来说,她要比别人更艰难,付出的也更多。在她怀上孩子的时候,齐凯在部队执行公务,不能回来陪她,而她却还要照顾幼小的侄儿。王淑娥非常理解上进好强的丈夫,不仅没有拖他的后腿,还积极鼓励他安心工作。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洗衣、做饭、换煤气、接送两个孩子上幼儿园都是她一个人来完成。最困难的日子是孩子出生后,两个孩子相差3岁,都很年幼,免疫力又差,赶上孩子生病,就得往医院跑,遇到刮风下雨更是难上加难。孩子小,有时整宿地哭闹,王淑娥就抱着孩子耐心地哄,哄着哄着,自己的泪水便也忍不住掉下来。医生同情地说:“当军嫂真难啊!”
齐凯的军旅生涯经历了两次精简整编,先后更换了三个单位,因为家庭困难,几次想转业。但淑娥每次都主动做丈夫的思想工作,“只要部队需要,你就在部队好好干,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有我,你就放心吧!”为了支持丈夫工作,淑娥一直没有随军,精心照顾家庭。齐凯年年受到单位表彰,曾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获铜质“学雷锋荣誉章”,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全力承担家庭重担的同时,淑娥作为军嫂,还十分关心部队的战士。1997年,有名新入伍的战士不适应部队艰苦严格的训练生活,一度产生私自离队念头。王淑娥了解情况后,除了在生活上关心他外,还多次找他谈心,终于使这名战士想通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连队的各项工作中。对官兵的家庭问题淑娥也非常关心,谁家有了矛盾纠纷,她就以一个大姐的身份去做工作,先后使两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她也因此曾两次被上级评为“十佳好军嫂”、一次被评为“北疆好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