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3月2日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家的餐桌上经常可见到鸡、鱼、肉类等佳肴。其实,美味佳肴大多属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摄入时一定要有所节制。否则,当进食过多的高蛋白质食物时,尤其是短时间摄入,有可能引起“蛋白质中毒”。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要素”之一,但需要适量摄入才对身体有益。食物中的蛋白质经体内各种蛋白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肽酶等)的分解,形成可被吸收的氨基酸,经小肠吸收入血液,送至机体各部分,以供生长发育所需,同时,也用作为修复人体细胞之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当其在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时,除一部分合成为蛋白质外,多的部分会转变成糖和脂肪储存起来,或彻底氧化释放出能量。或被肝脏合成尿素排出体外,故一般不会出现“中毒”。
但是,对于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或者肝、肾功能较低下的人来说(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一方面因饥饿,体内分解蛋白质较多,另一方面肝脏对氨等解毒功能变差,当其突然大量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后,容易造成消化吸收障碍,此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大量的含氨类毒物,导致血氨骤然升高,并扩散到脑组织中,进而引起脑组织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轻者可出现呕吐、头晕、心慌,并伴腹痛腹胀等症状,重者有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这就是所谓的“蛋白质中毒”。
吃得“好”不一定就健康。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患“营养不良症”不是太多,更多的人则属于“营养失衡”、“营养过剩”,即吃进的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多,而从蔬菜、粗粮中摄入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少。这些也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及癌症等现代“文明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