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中,“节气”而兼有“节日”的身份,并深入百姓家家户户生活之中的,首推“清明”。作为节气,清明的到来意味着春色铺满中原大地;作为节日,清明既是人们扫墓、纪念先人的传统时日,又是亲朋好友结伴踏青、游春的大好时光。
清明的“节气”身份,是在汉代的三百余年间逐渐确定的;而它的“节日”身份则是在一个更漫长的时间里明确下来的。实际上,我们今天赋予“清明节气”的扫墓祭祖、踏青游春的节日内容,原先是分属于另外两个节日的,后来经过一个“三合一”的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清明节”。这另外两个节日就是寒食节与上巳节。
寒食节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说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而形成的。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附会之词。“寒食”起源于上古初民的“改火”习俗。后世“改火”逐渐淡化,人们不明所以,就编造出介子推与寒食的关系。不过,在中古时期,寒食节的真正意义是扫墓祭祖。一直到唐宋两代,寒食都是官方认可的扫墓祭祖的节日。
到坟前祭奠祖先、怀念亡者,这种习俗至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孟子》那段著名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寓言,背景就是墓祭习俗的普遍存在。但是,当时扫墓并不是固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到了唐玄宗二十年(732),为此特地颁布诏书:“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于茔……编入五礼,永为恒式。”通过这段诏书,我们可以知道:1、过去上坟没有固定时间。2、唐代逐渐固定到寒食节。3、到墓地祭奠,是民间自发的,是传统礼法所没有的。4、寒食上坟在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批准以后,编到礼俗规定中,方才成为“法定”的祭祖节日。此后,唐宋两代的寒食节都有官方假期,时间在三至七天之间。由于寒食是在清明前一天,因为这一层关系就把清明包括到里面了。这样,唐宋两代人们往往把寒食与清明相提并论,如:韦应物的《寒食》诗:“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辛弃疾的词《满江红·暮春》:“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在古代,桐花是清明节的标志物(所谓“花信风”),辛弃疾则是把它与清明、寒食连在一起咏叹,可见当时寒食与清明的“一体化”程度。但是,寒食本身有一个不利条件,就是应该禁火。而上坟是要烧纸钱的,既然清明、寒食“一体化”,何不干脆就错后两天到清明上坟呢?开始,这只是一种自发,时间长了就定型下来,宋以后人们上坟祭扫就只提清明不讲寒食了。
这个时段,我国从南到北都是一派春光,所以自古就有春游的传统。早期的春游节日定在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作“上巳节”。到了寒食确定为祭扫日后,人们祭扫之外,往往就连带着踏青游春。唐代帝王曾发过几次禁令,要求把祭扫与春游分开,但都没有什么效果,也就只好从俗了。逐渐地,上巳节的功能被清明节一并替代了,明清两代至今,暮春便只有清明一个重要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