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15日电 1986年12月20日,随着两列满载乌金的火车鸣响长笛,欣然转动起隆隆的巨轮,杏花立井正式移交投产了。这一天,作为麻山煤矿东移杏花新区的标志性时刻,载入了鸡西矿区发展的史册。
从1938年起就发现并陆续投入开采的麻山煤矿,历经日伪时期的掠夺性开采,建国前、特别是建国后的大规模开采,资源已逐渐开始枯竭。1976年8月,鸡西矿务局确定杏花竖井为麻山煤矿接续区,并在竖井开工前先开小井。
1977年6月13日,由54人组成的第一批创业队伍,奔赴当时被称作“哈达岗上无人家,风吹瘦草走黄沙”的鸡东县哈达乡杏花村北山坡上,拉开了建设杏花新区的序幕。他们发扬大庆铁人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靠艰苦奋斗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创业之初,环境艰苦,创业者没有住处,就住烟棚、草棚和马棚;没有浴池就洗矿车浴;没有食堂,就吃三个大头菜一锅汤、掰开馒头夹上一块腐乳的“夹馅面包”。七月连雨天,汽车进不去,就身背肩扛,不到两个月,就建成了两栋宿舍和一个食堂。东采区开工时没有电,用不上风钻,连最起码的建井工具———钢钎也没有,他们就找来一个18磅大锤和一根2米长的木棍,抡大锤打木钎子凿眼放炮。有人统计过,光这种木钎子就砸碎了700多根,锤把断了39根。就是这样,仅用了7个半月时间,建成了一座年产67000吨的斜井,实现当年建井当年投产。原煤炭部部长高杨文高度赞扬这种不等不靠、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他说:“杏花矿区建设走出了中国煤矿建设的新路子。”
1982年的10月4日。杏花竖井被列入了全国煤炭系统重点工程后,煤炭部第一批包建工程之一的杏花竖井建设终于破土动工了,这也是一场高速度、低消耗、高质量建设矿井的第一次尝试。同时,麻山煤矿在东移搬迁期间,全矿产量不减,平均保持在50万吨水平,为国家做出了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