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云南野生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为一只长臂猿植入“电子身份证”。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4月20日,云南野生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为一只东北虎植入“电子身份证”。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20日上午,云南野生动物园内的东北虎、非洲狮、白眉长臂猿、黑天鹅等多只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被植入了记录有唯一编码的电子芯片,从此有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电子身份证”。
20日10时,云南野生动物园的动物专家、管理员、麻醉师和芯片植入工作人员在狮虎山庄就位,准备好了各种消毒器械和植入工具。芯片植入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将装在注射器里的电子芯片打入动物皮下即可。一只东北虎乖乖地接受了这个小手术,接下来的非洲狮可就不买账了,它在笼子里不停挣扎并不时发出低沉的咆哮声,工作人员好不容易才把它固定在专用的笼子里,小心翼翼地剪掉它颈部的一撮鬃毛,然后用碘酒进行局部消毒,再把装有芯片的针头插入皮下,注射过程不超过3秒钟。
当工作人员使用手持式的芯片读写器靠近这只非洲狮时,读写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这只狮子的身份编码。为了建立狮子的资料档案,工作人员还对狮子进行了抽血和登记,最后才将这只已经怒气冲冲的大家伙送回了自己的笼子。
随后,白眉长臂猿、蓑羽鹤、黑天鹅等多只国家级保护动物都被按要求植入了芯片。云南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部经理李有龙介绍,被植入动物体内的芯片叫做“RFID”,是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配发的。芯片是一根直径约有1毫米、长约10毫米的细小金属棒,被安装在专用的针管里。
芯片一般位于动物左侧的耳根、脖子或尾根皮下,植入后在外观上看不出任何痕迹,对动物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李有龙说,动物身上有了这个“电子身份证”,当各养殖单位在野生动物流动、引进、交换过程中,工作人员随时可通过手持RFID读写器识别芯片中的编码,从而在国家野生动物信息管理系统中对应地查找到动物的DNA、血型和出生地等信息,方便了动物的养殖和管理,同时更有利于国家对珍贵动物有效的监控。
据了解,云南野生动物园内有200余头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动物园将在6月份以前对这些动物完成“电子身份证”的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