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
东北的山川村落刻印着满族文化印痕。状如白天鹅的东北地域,由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千山等山脉画出了轮廓,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牡丹江、嫩江、兴凯湖和辽河穿行或镶嵌其间。这些山川得名无不浸染着满族文化;东北主要大城市也以满语为名,如哈尔滨,女真语合里宾忒,满语哈勒费延,汉译为扁状的岛屿,指太阳岛;长春,满语春捺钹,汉译鸭子河泊;女真语茶河冲,茶河冲汉译滴血酒祭天之意,是女真人出猎前的一种野祭形式;东北许多山川村落,时至今日,仍保存其满语地名,它折射了东北丰饶的特产,反映了满族农耕和渔猎过程,这些满语地名是研究东北满族与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源。
由于千百年来,满族与汉族及其它民族在交往中互相借鉴和吸收语言词汇,满语如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有的直接融入东北方言。如今在东北,除众多的满语地名外,满语日常词汇随处可见,有称谓词:格格(姑娘)、飞龙(树鸡)等等。据笔者调查,黑龙江省富裕县有个满族村叫三家子,全村有七百余口人,有一百多人如今仍在用满语进行交流。其中一个叫石君广的年轻人,拜师于祖母孟淑珍,如今能娴熟地运用满语,写出了满语教材,开办了满族学校。
古老的满族风俗至今仍在东北大地上延续着。
因有八旗制度,满族男女袍褂皆称旗袍。男人的旗袍为圆领、窄袖、捻襟、左衽、四面开禊,带扣袢的。四面开禊为骑射方便,在狭窄的袖口接有一个半月形的袖头,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挽起来,冬季出猎或作战时放下,可以御寒,人们又习惯地称这种衣袖为“箭袖”(哇哈),满族入主中原后,放哇哈成了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在行礼时先把袖头弹下来,然后再跪拜行礼。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套一件长到肚脐的对襟短褂(分为有袖与无袖的两种)。这种短褂最初用于射猎或骑马作战,人们称其为马褂或马夹儿。清初,马褂是八旗士兵的军装,到清中期普遍流行,竟成为礼服,至今东北农村仍有穿马褂或马夹的习惯,并有“天河分叉,穿黄马褂”的谚语,提示人们八月仲秋,天气变冷,该穿马褂了。满族妇女旗袍讲究装饰,旗袍线条清晰自然,展示出中国妇女文静、典雅、淳朴、温厚、举止端庄的独特民族风格。目前,旗袍在世界上受到各国各民族妇女的欢迎。
满族妇女金头天足。所谓金头,指在发髻上多使用金银、珠翠、玛瑙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小簪,盘有凤头、龙头、架子头、大高粱头、水壶头等多种形状,镂花嵌宝,精彩秀美。所谓天足,即从不裹脚。三百年前,满族不裹脚的风俗昭示了社会的进步。
满族饮食八大样。首推粘食,这与满族人生活习性有关,因为粘食耐饿,用于远途征战出猎;二是满族饽饽,满族人把馒头、包子、饼等面食统称饽饽;三是酸汤,是满族人喜欢吃的一种玉米做的食品;四是酸菜炖肉;五是火锅,满族过去没有炒菜的习惯,狩猎时捕来野猪、熊、狍、鹿等野味,扒完皮,便将肉大卸八块放入火锅里烀或篝火烤;六是果子,果子概念很含糊,东北二人转《小拜年》“果子拿两匣”,估计是糕点。在吉林乌拉街昔年打牲衙署,有果子楼,储藏着包括人参、松子、榆黄蘑和各种鱼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食品都可称为果子;七是苏子油;入关前满族不食豆油而食苏子油;八是吃肉大典,以猪肉为主。至于满汉全席数十上百道菜,堪称中华饮食文化之大成。如今满族饮食八大样已在东北民众间成为普及食品。
满族居住习俗。满族建新宅,一般是坐北朝南的口袋房,东南向开门,又因似斗形故又称斗室,这种房舍结构,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是古代穴居建造发展而来的。口袋房、万字炕、烟囱搭在山墙外,满族人卧室最大的特点是搭住火炕。为了御寒,还有火墙、火地。
满族婚俗。最有情趣的满族风俗应是满族婚俗,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热烈而喜庆,婚俗礼仪较多,主要有:一是订婚;二是放定;三是问话;四是开剪;五是亮轿;六是插车;七是响棚;八是射三箭;九是凤凰三点头;十是倒红毡;十一拜北斗;十二过马鞍;十三挑盖头;十四抱宝瓶;十五坐福;十六开脸;十七交杯酒;十八铺床褥;十九闹洞房;二十任门;二十一回门。如今东北最庄重、最有影响的婚礼都以满族婚礼仪式进行,满族婚仪是当前保护与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另外,满族的祭祀自成体系,颇具民族特点。
满族文化浸润着白山黑水的精神气韵和松辽平原泥土的芳菲,饱含着大森林、大江河、大平原、大草原的滋养。千百年来,满族在这个空间演出一幕幕悲壮的史诗,浓墨重彩,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