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9日讯 清运垃圾42万多吨,动用车辆7万多台次,出动人员17万多人次,修建边沟95万多米,清理规范柴草垛近1.9万个,造林13.7万亩。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668亿元,农民投入资金2781万元。
今年以来,鸡西市群策群力,打响“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
实招高招狠招绝招招招点到“七寸”
环境整治,鸡西抓住要害部位和薄弱环节,“强中心、抓结合、建两侧”,重拳出击。“强中心”,强化城市小区和乡镇、村中心建设;“抓结合”,抓好城乡、区矿、场县结合部;“建两侧”,加强旅游沿线公路两侧的建设和管理。
针对柴草垛规范难,鸡西从农村实际出发,推行“一搬二挡三遮盖”,即离公路铁路较近、影响观瞻的柴草垛坚决搬迁,用彩钢栅栏遮挡搬迁困难的柴草垛和杂乱院落,遮盖垃圾、杂物。
出实招、高招、狠招、绝招,整治环境,鸡西招招点到“七寸”。
地毯式分工。按照城乡街路、公路和小区的划分,地毯式责任分工,逐条框定整治内容,条剥缕析划分责任区。分工涉及公务人员、职工、学生、市民等社会各个层面,中、省、市直150个单位和部门直接参与。
挂牌式监督。在主要公路和旅游风景线沿线、城乡结合部、小区,建有123块公示牌,责任区域、整治任务、责任单位、联系电话十分醒目,成为鸡西一景。此举一来敲死落靠硬指标,一来便于群众参与和监督,事半功倍。
拉练式检查。市县区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多次举行拉练式实地检查,不定具体地点,边走边看边议,学优长、找不足,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9月初,鸡西市委书记王兆力挂帅,四个班子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市委委员、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77人,连续两天深入全市三县(市)六区乡镇村屯,随机对城乡环境整治情况拉练督察,当场测评打分,投票排名。据统计,年初至今,全市仅开展市县区层面拉练式检查就达46次,3180人次参与。
曝光式排行。将“三优”创建工作列入县(市)区目标考核,年终对所有乡镇进行排名通报。9月10日,《鸡西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公布了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拉练督察测评名次。随后,市领导与后进县(市)区负责人诫勉谈话。
一票否决环境整治就要“大题大做”
牢牢抓住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环境整治才能取得实效。鸡西市委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作为考核、提拔乡镇领导干部的“铁杠杠”,此项工作不达标或不完全达标,对该乡镇头头一票否决。
11月19日,鸡西市环境整治考核组对乡镇进行考核。每个乡所有村逐一抽查,最后经综合评定,两个乡为环境整治基本不达标单位,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书写建议“暂缓提拔”,送至组织部门。第二天,鸡西市委召开常委会,研究调整提拔干部。结果,这两个乡镇的头头终因环境整治工作不力、效果不佳,从副处级提拔名单上被直接“刷”了下来。
一票否决,说出做到。一些人心目中地位很“边缘”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竟提升到决定个人的政治前途,这在鸡西干部队伍中引发“强震”。
“环境整治是省市重点工作,不动真章不行。一票否决绝不是小题大做。”环境整治是态度问题,“必须一抓到底,直至环境大改观。”也是水平问题,“城乡环境都整治不好,我们就不称职,还能干成什么大事?”更是作风问题,“你要不擦干净‘脸面’,我就和你过不去。”
创建“三优”城市,几次大会上,鸡西市主要领导的决心掷地有声;多项行动中,铁腕执行真刀实枪。
新闻现场会针针扎到最“痛处”
整治城乡环境,鸡西市一手舆论引导先行,一手创新舆论监督形式。新闻现场会接连上演,舆论“尖兵”发挥出独特作用。
各新闻媒体纷纷开设城乡环境整治“曝光台”专栏,评说各种不文明现象,先后刊播曝光报道460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各个宣传阵地上,“三优”创建的身影无所不在。
6月末至7月初,鸡西市组织多路新闻媒体记者,一周时间马不停蹄踏访全市各县(市)区近百个乡镇、村屯,用真情实感聚焦“三优”创建活动第一现场,自由报道和评说各种不文明现象。在报纸、电视、电台的“监督台”、“曝光台”栏目上露脸的地方和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表态,公布整改方案。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鸡西市委再次组织省级新闻单位常驻机构、市属主要媒体20多人组成采访团,以新闻现场会的形式,实地探查、就地报道各县(市)区的城区和乡村环境整治情况。每到一个县(市)区,采访团上午查看和采访当地推荐的乡、村情况,下午直奔自己随机抽签抽到的乡、村,走街串巷,实见实录。在梨树、麻山两区,大家走遍所有行政村。《鸡西日报》一连刊发了9个整版的直击式报道,配以记者感言,其他媒体开设专栏,既肯定三县(市)六区经验作法,又无一漏过任何差距和不足,针针扎到最“痛处”。
全市所有县(市)区一一“过筛子”,揭丑、亮脏、摆乱、示差,不留情面。新闻现场会别开生面,如同一剂苦口良药,性虽猛,效亦特。
探路长效机制村村都有“黄马甲”
环境整治,行动为枝干,机制为根基。借助整治活动的蓬勃气势和难得氛围,今春以来,鸡西市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村级设立并全面推行保洁员制度,农村环境管理城市化迈出了第一步。
截至今年7月,鸡西市三县(市)六区所有46个乡镇459个行政村都设置了保洁员,总人数732人。为此,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工资性支出229.36万元。
虎林市财政一次性拿出30万元,专项用于保证保洁员开资;密山市庄内村设有6名保洁员,村屯环境面貌大“变脸”;麻山区指派专人,为保洁员现场开展互动式培训。如今,全市各行政村保洁员基本实现了统一着装。各村普遍建立了固定的水泥台式垃圾倾倒点,生活垃圾由保洁员统一外运、填埋。
农村环境管理城市化迈出的一小步,也是优美环境创建迈出的一大步。
“衣服不怕破,洗干净就好”。作为煤炭开采时间长达百年的城市,鸡西城乡环境基础建设欠账多,优美环境创建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软件的投入和人的教育,市民自觉意识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促进优美环境建设更为重要,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些方面,鸡西市步伐坚实。
欲善终者,必先善始。2009年,鸡西“三优”创建出“实招”、动“真格”,春风缕缕,气象更新,正在改写这座城市的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