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2月1日电 鸡西市委、市政府对“三农”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在实行农业体制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已经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鸡西市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2004至2008年间,全市财政支持“三农”支出达到6亿多元,“三农”支出占全市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04年的4%提高为2008年的8%。
近年来,鸡西市财政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农村扶贫和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政府支农政策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
多方筹集支农资金
财政是政府联结百姓的纽带,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公共财政提供“真金白银”。面对鸡西市有限的财力,为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我市财政部门在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投入的同时,还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和激励作用,多渠道筹集财政支农资金。
近年来,鸡西市连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市级财政每年专门安排1200万元资金,用于我市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我市农林水牧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本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地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是全市财政支农的一大特色。2008年,全市财政系统在努力增加支农资金投入的同时,与农委、水利、畜牧、林业等部门密切协作,积极主动向上级反映我市农业发展状况和加快发展农业的迫切愿望。认真研究上级对农业投入的各项政策,正确把握各类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立足我市资源优势,突出重点选报有地方特色的项目,编制高标准高质量和完整翔实的项目可研报告,增加可行性,使上报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最终求得上级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对我市特别支持。2008年,全市共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60521万元,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此外,我市各级财政还积极拓宽支农资金的投入渠道,包括统筹预算外资金,筹集水利建设基金,以及采取财政贴息、配套等政策措施,引导银行、企业、农村集体等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于农业生产。仅2008年,争取到开发银行贷款一项就达1125万元,重点扶持了我市20个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实现规模化养殖。
强农固本助推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发展的支撑保护体系不完善,一直是制约鸡西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破解这一难题,鸡西市在财政投入上逐年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过去全市农村道路多数是简易砂石路,老百姓生动地形容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财政部门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局面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2008年,我市财政部门积极支持交通部门强化农村公路建设,投入6675万元,建设农村公路854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出行状况,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老百姓普遍反映:现在的路好走了,农机下田方便了,咱们鸡西的农村确实越来越“新”了。
财政与水利等部门密切协作,加强水利工程的兴建、续建和改建。全市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抗旱和水土保持治理及岁修工程建设资金3342万元。其中市本级投入资金1646万元,在六区兴建和维护农田水利工程14处,打抗旱井63眼,受益农田耕地面积达13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千公顷。在六区建设抗旱井眼和蓄水小塘坝,解决了4500亩蔬菜、烤烟、玉米、苦瓜、木耳的灌溉用水。修复和兴建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修建城子河四号坝工程,涉及灌区面积1万亩;兴建恒山区旱田节水灌溉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0亩;修复东麻山水毁工程,保证下游2万亩水田灌溉;解决城子河区和梨树区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110公顷;穆棱河堤防护岸新修520米,修建涵闸2座,建设护堤林150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48万元,新建滴道区滴道河乡综合文化站、滴道区兰岭乡综合文化站、梨树区梨树乡综合文化站、恒山区柳毛乡综合文化站4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模为1200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可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为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投入农村“一事一议”奖励资金1690万元,修建村道65公里、文化娱乐设施3000平方米,村级各项公益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把握重点凸显效益
近年来,鸡西市在财政扶持农业发展方面,坚持政策调控与资金调控相结合,不断拓宽财政支农范围,努力使财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
2008年以来,我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922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和卫生环境等农村公益事业,使59个试点村的9.7万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益,2008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9万元,支持了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本级争取到农机深耕补贴资金42.5万元,对六区开展的农机耕地17万亩进行了补贴。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投入490万元,支持了国家级大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投入农业发展等资金581万元,补贴水稻超早育苗大棚928栋、青贮窖建设2.38万立方米,支持了现代农业发展。2008年对六区累计投入畜牧资金198万元,支持了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万头标准化猪场、母猪人工授精基地、畜牧业科技推广和防疫等建设,并按政策为养殖户和养猪合作社发放了补贴。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市本级争取到林业建设资金630万元,完成生态效益林管护43.9万亩,解决139名管护人员工资。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36万亩,补贴退耕农民3512户,补贴完成村屯绿化250亩。
近年来市财政局还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仅2008年就投入资金77万元,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免费培训班,对6100多名农民进行了焊接、烹饪、编织等技能培训,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