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15日电 又是一年春草绿。转眼间,各大院校又将有一批批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问题。鸡西大学想学生之所想,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毕业生精心设计谋划,形成了学校、系(院)和学生三级助推的就业工作新模式。被省领导誉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办学经验、办学理念的‘输出地’和全省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面旗帜!”4月11日,记者采访了鸡西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肖红。
肖红副主任告诉记者:鸡西大学三年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4.45%。鸡西大学就业工作取得的点滴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学校党政领导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就业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有系(院)主任、书记任站长的二级就业指导站;成立了系(院)、学生辅助就业工作的三级就业工作部(站);形成了学校、系(院)和学生三级助推的就业工作模式。学校领导还把就业工作的实效性上升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确立了“突出就业能力培养、推进职业素质训练、广泛畅通就业渠道、高效推荐毕业岗位”的工作思路。
为了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2006年至2008年间,党委书记朱云武、校长张金学和分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杨敏等领导曾多次带领校系就业工作人员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三省进行就业市场调研、走访已就业的毕业生、拜访就业基地、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多次深入到浙江省台州、诸暨、绍兴、临海等地与当地政企洽谈。正是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就业机构的健全,逐步形成了学校“党政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分工负责、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落实、校系(院)学生三级管理、班级导师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体制,为学生就业工作的扎实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肖红副主任说:三年来,学校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继续采取对就业工作投入不加限制的超常规措施,用于设备建设、就业推荐、供需见面、校园招聘、市场开拓、就业培训和目标激励等。学校还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从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学校先后投入40余万元创建了拥有800平方米空间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超市。并为超市配备了两台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30台高性能商业用计算机,用于学校就业工作的自动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这个能力超市还为学生设立了8个就业能力实训区和32个实训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实训项目和指导教师。就业超市还实现了网上招聘信息化、远程面试可视化、职业测评科学化、推荐招聘实时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就业、正确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素质提升,充分体现了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及“出口畅、入口旺”的办学理念,有效地实现了学校“天网、地网、人网”3N就业工作模式的宏观运作和微观管理,为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和求职的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现代化服务和双选平台。
肖红副主任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就业工作中,学校按市场化规律运作,树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市场营销意识,并根据每年就业形势的变化制定不同策略的市场开拓计划,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构筑了通畅的高架桥和快速的绿色通道。安徽籍鸡西大学毕业生吴建贤,是2002年,从安徽农村直考进黑龙江鸡西大学,攻读广告学美术装潢专业。大学期间,吴建贤在没有任何背景及现成条件的情况下,组建了大学生俱乐部、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他确定了今后的目标———做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从此,吴建贤参加了李院长创办的鸡西大学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营,并在李院长的支持和鼓励下在鸡西大学创业资讯园创建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并任培训中心的总经理,自此创业理念的学习、创业素养的提升和创业实践的历练成了吴建贤快乐成长的源泉和今后成功的基石。2007年,吴建贤创办了毕业后的第三个创业平台———上海企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无论是从团队组建到管理运营,还是招商推广到外联合作,一切都见证了创业之初的艰辛。一次回母校在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指导下,让他突然意识到,既然资源可以通过网站在供求之间产生经济价值,那么人才不是最大的经济价值载体吗?于是他将高校市场定为新的开发目标,这就是现在的“江苏企迅传媒有限公司”的最初理念。
2007年11月,上海企迅网络(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领航投资集团合作,公司更名为“江苏企迅传媒有限公司”,公司背景和股东结构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吴建贤出任新合资公司的首任总经理。目前,江苏企迅传媒有限公司的“校园液晶视频网络”已荣幸地成为“共青团专属网”,并和中国电信、广电系统等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该网络系统不仅覆盖了南京的几乎所有高校,还正向江苏省的百余所高校不断延伸。
像吴建贤这样在鸡西大学通过就业能力超市培养出来,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大学生不胜枚举:2004年毕业的顾军林、2006年毕业的宋红贤和2008年毕业的邓飞怀等等,等等,通过鸡西大学“三环一体”绿色就业通道工程,都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就业岗位,正在以出色的业绩实现着自己事业腾飞的梦想。